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报优势谈     
大报有大报的优势,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报有小报的苦衷与制约因素,但是小有小的优势。小报的优势,我以为就是四个“接近”和五个“比较少”。小报接近基层,接近读者,接近第一线的实际,接近通讯员,在本地区拥有广泛和热心的读者,因而也可以产生比较实在、比较深刻、比较具体的影响,唤起比较真切、比较强烈、比较迅速的回声。小报在扣住时代的脉搏,触及群众的痛痒,触动敏感的神经方面,在说得“有人笑,有人跳,有人恼,有人叫,有人深思,有人开窍”方面,在发布“拍肩膀新闻”、传递“牵线搭桥信息”、开  相似文献   

2.
《太阳报》是英国最有名的小报之一,经常因刊登耸人听闻的“内幕”、“秘史”和“丑闻”而大出风头。最近,该报又一次引起了轰动,但这一回是因为它自己的行为构成了一桩丑闻。从这起丑闻中,人们可以看到英国发达的通俗小报的缩影。 《太阳报》:“赔了夫人又折兵” 10月8日,《太阳报》在头版刊登“世界独家报道”说,有人向该报提供了一段80秒长的电视录像,摄  相似文献   

3.
去年下半年以来,社会上出版的各种小报骤然增加,这是实行对外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促进文化出版事业的一个必然结果。大量经济信息类的小报,在传播生产、市场信息方面,既灵活又迅速,极大地加强了社会经济的横向联系;大量通俗文化小报,“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个小报群起的潮流  相似文献   

4.
《有所谓》报(全称是《唯一趣报有所谓》)是一张通俗小报,1905年6月创刊于香港。这个小报创刊的时候,香港、广州、上海等地的人民正在展开轰轰烈烈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禁约华工的运动。小报一出版,就投入了反美斗争,大量刊登反映反美运动的报道和以反美为主题的通俗文艺作品,斗争的态度比较坚决,因而出版不久,“义声震于一时”,销路竟驾大报之上。  相似文献   

5.
浅谈地方小报的管理云南玉溪日报社董保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事业迅猛发展。其中,尤其是地方小报发展更诀。但这中间也确实存在着滥、散现象,一些小报编排粗糙,甚至导向出现偏差,格调比较低下。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加强管理是当务之急。地方小报出现的滥。散现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小报崛起,其中地市报纸已近三百家。小报虽小,却五脏俱全,办好一张小报也决非易事。在10月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上,我结识了几位小报的总编辑,听他们谈了办报的甘苦。气魄古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颇有燕赵遗风。他在大会上谈做总编辑的体会,题目就是《  相似文献   

7.
傅海 《新闻界》2012,(17):77-80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的小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北京小报为代表的北方小报风格和以上海小报为代表的南方小报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小报侧重时政,格调严肃、庄重,上海小报内容侧重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京小报和上海小报在数量、种类、发行及办报规模方面各有所长,小报文字风格显露的地域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悦悦 《东南传播》2010,(6):125-126
宋代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报纸,它的出现打破了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本文试图从宋代小报的新闻性着手,探究宋代小报新闻性的表现、宋代小报注重新闻性的缘由以及宋代小报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小报崛起,其中地市报纸已近三百家。小报虽小,却五脏俱全,办好一张小报也决非易事。在10月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上,我结识了几位小报的总编辑,听他们谈了办报的甘苦。气魄古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颇有燕赵遗风。他在大会上谈做总编辑的体会,题目就是《要敢说,我来办报!》张夫培,十五岁参加革命,当了三十年记者,前年当了总编辑,如今五十五岁。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没有当官的瘾,现在更不怕丢官,办好这张报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责任,凭党性,我敢于提出“我来办报”。  相似文献   

10.
人常说,一张报纸的眼睛是言论。我们江山报,是一张四开的县报。复刊以来,编辑部很注意抓言论(包括思想杂谈),我们统计了1981年104期报纸,刊用的各种言论共170篇。从读者的反映来看,小报的言论是有人看的,不仅基层干部爱看,一些农民、职工、教师也经常看,不少社队还不时组织大家学习,对实际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小报言论贵在小。言论小,会不会影响其指导性呢?开始我们多少有点担心,但从实际  相似文献   

11.
旧上海的小报数量众多,形形色色,拥有广泛的读者。对小报在近代上海报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秦绍德先生在《近代上海报刊史论》一书中说:“不了解小报,不能算是了解了近代上海报刊的全貌;不研究小报,也不能把握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全部进程。”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汤笔花先生(1897-1995),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曾主编《大常识》报,又与朱瘦竹、周世勋、卢继影、卢侬影合编《罗宾汉》报,还与姚吉光(生前也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合编《福尔摩斯》报。作为小报界的前辈,汤先生在旧上海小报“四大金刚”——《晶报》、《金刚钻》报、《福尔摩斯》报和《罗宾汉》报中起过不小的作用。1987年6月14日,笔者拜访汤笔花先生,倾听他回忆旧上海的小报,虽属一鳞半爪,但都是他的亲历、亲见、亲闻。笔者根据当时的采访记录加以整理,为历史爱好者和史学工作者提供一份史料。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矿山企业小报,专业性强,从一版到四版,讲的都离不开“煤”。同其他报纸相比,相对说来报道面窄,对办好办活小报带来一定困难。有一段时间,我们小报基本上是“小报底子,大报架子”,表现在两多一少。即会议消息多,长文章多,短小精悍的文章少。  相似文献   

13.
上海自1843年11月正式开埠后,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畸形文化,其产物之一就是小报。这种小报生存于十九世纪最后四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旧社会末期。上海小报的发端上海的小报,历半个世纪之久,无论在性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变化,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上海之有小报,始于清光绪廿三年五月廿五日(1897年6月24日)《游戏报》。最初主要内容有小说、传奇、诗词、弹词、随笔、轶闻等文艺作品,也有支持变法,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讽嘲社会不良现状的言论。李伯元阐述此报的“本意”为…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干那行,就要叫那行的苦。做了几天小报编辑,我不免又要叫几声苦了,小报小办,文章要小。而有些通讯员来稿却偏偏是长文章,小报编辑十分苦恼。一般通讯员来稿都是为大报写稿时,用复写纸为小报顺带一份,所以稿子往往偏长;或者也有专门为小报写的,但为大报写文章的习惯还没有改,文章还是很长很长的。这些稿子,通讯有三五千字,消息也有近千字的。小报编辑从若干来稿中好容易挑出一篇  相似文献   

15.
浙南日报是浙江温州市委的机关报,是一张综合性小报。作为一级党组织的机关小报,是不能照套大报模式的。如何扬己之长,弃己之短,使小报办得读者爱看,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摸索探讨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方面体会。一、不步大报后尘,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报道。小报跟大报,在十年浩劫中,几乎成了一条不准超越的新闻法规。三中全会后,我们  相似文献   

16.
小报史话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士大夫中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17.
有些理念的形成,出于肤浅或表面,甚至以讹传讹,日子久了,误解竟成了通鲜,这种事,也非个别。经常听人说某某是一家大报的记者,某某是一家小报的编辑,这大报与小报之别在哪里?如果只从表层看,一定认为报纸版面大且多者,是大报,版面小者,是小报。可是,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新民报》即现在的《新民晚报》,虽然一贯是四开版面,却不小。首先是容量不小,她的内容可以从儿童到老翁都能获得自己之所喜。其次是她的观点与视角不小,抗战时迁往重庆后,不仅有自己的记者在烽火线上的通讯与特写,还有透彻与精辟的军事战争分析专论,民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晚报、生活报,以及崛起并红火的都市报,都在“小”字上做文章,想方设法用通常意义上的可读、服务和贴近取悦读者,借以扩大读者市场。难怪有人说,现在的小报大同小异。然而,笔者发现,以“心向读者、情系万家”为宗旨的钱江晚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小报大办”的新路。这里所谓的“小报大办”,当然不是用居高临下的视角去向读者说教和指导,也不是淡化小报固有的可读性、服务性、贴近性、知识性等等强势特点,而是用一种时代的眼光,宏观照党的要求和读者的需求,为读者奉献一份厚重而又鲜活的…  相似文献   

19.
小报大泡沫     
当下报纸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卖得比较“火”。报纸有读者,受青睐,办报人之福也,起码,说明这报纸在贴近生活与群众方面,做出了努力。然当下报纸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者,消遣也,看看玩玩行,当真不行。何故?因为小报的“泡沫”多、水分多,不那么可信。...  相似文献   

20.
媒体号称三权鼎立政府的第四根支柱,应当在提供信息、教育宣传、娱乐大众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媒体的另一个任务是帮助确保政府行为的方方面面均受到问责制度的监督。多年以来,报纸——构成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互联网和新闻网站的崛起而带来的挑战。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小报继续繁荣兴旺,而大报却纷纷面临发行量缩水、收入减少的局面。本文《小报的道德困境》主要以英国为背景,分析了一些小报触犯道德伦理底线的案例。本文的目的是探究究竟什么才是推动小报发行量的真正因素,以及经济因素是如何影响到整个行业的道德伦理问题的。本文对各种文献进行了分析,以追踪英国小报的流行趋势。本文认为,小报屡屡触犯道德底线,部分的原因是受小报风格的制约,即小报所报道的新闻的类型,同时也因为新闻道德本身缺乏普世接受的标准和界定,因此围绕伦理问题总是争议不断。本文的结论是:现代报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面对来自互联网的激烈竞争的局面下维持较高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