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藏性、间接性、渗透性,以潜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教育活动中。高校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通过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营造隐性思想政治育人情境,净化隐性思想政治育人环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方便,但各种思想产生的碰撞和融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民办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其道德品质。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其限制性,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佳,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民办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办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并从教学载体、教师队伍建设、师生互动以及文化自信几方面对如何进行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大学生成长于这个网络科技的时代,被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导,新媒体的出现使其面临重大挑战。所以,应该依托新媒体,把它的隐性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对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视阈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客观条件支撑的必然结果,且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基于互联网的分众化传播对主流价值观养成存在稀释作用,且信息的网络传播提高了平台舆论监控的难度、降低了管理的时效性,这些都是新媒体对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新媒体视阈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既包括完善高校新媒体管理机制,也涉及构建网络舆论监督预警机制,以及积极培育关键意见领袖等。只有多项措施并举才能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校应把握这一趋势,在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软件(APP)强势崛起,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该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隐形教育显得非常必要,使得发挥其隐性教育的强大功能也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高校往往以显性教育为主,但显性教育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因此对隐性教育的方法及其运用探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略阐述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同时从疏导教育、感染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三个方面入手对隐性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教育载体以及建设教育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途径,旨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为主要载体和平台的新媒体时代强烈地冲击着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道德体系,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尤为值得关注。通过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状况与问题的分析,探析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过程的平等性、教育效果的长期性等特征,能够弥补传统显性教育的不足。因此,当前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显性课程的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互联网隐性育人作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新技术日益普及,而在校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在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其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在校大学生传播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方式.如何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龚翠英 《高教论坛》2012,(1):14-17,31
本文分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特点及优势,开发运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去充分挖掘高校隐藏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发挥的各种因素,拓展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呈多元化和自由化的特点,且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学生往往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各种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隐蔽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其潜隐性等独特优势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大学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对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存在内在统一性,可以使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具有互动特点的主体性教育方式,打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提供了契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此,着重分析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联,论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特点,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6.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当前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已经在各大高校广泛开展,为了能够增强教学效果,针对于这个课程应该实行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同步进行。本文通过对隐性教育方法内涵、特征的系统分析,提出高校进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旨在能够构建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若将新媒体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作比较,可以发现新媒体有比较好的网络性、集成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若能够合理的将新媒体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当中,则能充分的发挥其虚拟仿真以及互动性等优点,也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创造新的技术平台。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应用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所以,要将多媒体的优势很好的利用起来变成动力,以降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困难,保障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性。本文主要着眼于在新媒体环境下,立足于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最终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影响潜移默化、覆盖范围跨越时空的特点,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学科教学、教师人格魅力、实践活动等,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