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德育边界论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领域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理论界和实践界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使命,遵循着不同的话语操作方式。为了使两者有机联结,学校德育边界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德育边界论有三个界面:作为工作界面的学校德育;作为教育界面上的学校德育;作为超教育界面上的学校德育。德育边界论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暴露出教学论弱化的迹象:侧重学科导致教育学基础理论弱化;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不可替代性不强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弱化。扭转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弱化的现象十分必要。要明确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门类中的教育学科;明确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论”著述而非“学科”本身的经验之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学科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建设好专业教学论,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需要拥有与其相应的教学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教学论尚缺乏自觉系统有效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发展经验启发我们构筑自己的体系。以教学论学科视域来审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其区别于普通教学论的独特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建设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教育学学科中应赋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应有的地位、研究者以学科的身份和标准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构筑升华专业教学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草根式生成专业教学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各自的地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子学科群,两者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正处于分化期,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确定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探索独特而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主流教学论已陷于困境,因为这是游移于教学根基、缺乏批判思想、没有自己独特话语系统的理论。新世纪需要我们重视教学论新范式的研究,追求科学的教学论,开放教学论的研究边界,将其发展源泉置于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徐雁 《教育探索》2012,(7):9-10
生存论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德育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契合.生存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的范式,我们应该借鉴生存论中蕴涵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过好的生活”,德育的内容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德育的方法是要引导师生双方实现“视阈融合”.  相似文献   

7.
艰难的发展——被边界困住了的教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学学科边界的意义目前我国教育学的经典分界是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三个子学科相对独立,相互之间阻隔着森严的学科边界,可称教育学三分科。1.学科边界是自由与约束的统一学科边界就是学科间的研究范畴的区别,就是一学科和他学科间的区分界线(限)。在...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的。但是,分析学科教学论的发展现状,发现学科教学论因为过度重视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而忽视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联系,造成学科特色不突出;由于没有把握住时代的特色,而在理论上不能及时吸纳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上落后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教学中,也出现片面追求理论化或技能化的趋势,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科教学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论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科教学论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之后如今已开始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学科性质和学科划分上的不确定性,学科研究上的移植性,学科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性。这种困境是不该维持的,所以我们要找出学科教学论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出路,主要是要回归教学生活,实现自身特色,转换研究范式,整合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论的表述危机与研究转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而言的 ,它是通过深入教学活动的“课堂田野”来研究教学生活而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是对传统理论教学论研究方向的转变 ,而且标志着教学理论表述方式的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在教学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密切合作中 ,实践教学论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主流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三、历史教学论部分 在我国,一直存在着有关学科教育学与学科教学论的争论。有将课程与教学论视为教学论研究范畴的,有把课程与教学论等同于课程论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学科教育学,既不同于课程论,也不同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也难以概括其要旨,其研究范畴应该和教育学的研究范畴看齐。这样,对历史教学论的界定,也同样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 ,目前我国的经典教育学是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三个子学科构成的 (虽然还有管理一块 ,但重要性显然不如前三者 )。三个子学科相对独立 ,分别围绕自身的轴心 ,以不同的节律交错运作 ,相互之间阻隔着森严的学科边界。我称这一现象为教育学三分科。1这一问题的实质是 ,是否存在用以划分经典教育学三分科的明确牢靠的标准 ?是否真的有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的明确边界 ?如果有 ,这一边界如何确立 ?而边界的确立在昨天和今天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应取什么态度 ?等等。这一切貌似纯学术问题 ,其实直接关涉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教学论学科经历了显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困惑发展的低迷阶段、综合发展的重建阶段。教学论在理论探索方面,作为教育学的下位学科,有过显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在面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时,又经历了困惑发展的低迷阶段,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论研究者沉溺于教学理论建构,缺乏对教学实践真正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面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面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机遇,教学论学科建设应坚持实践取向,调整研究方向,深化研究内容,加强学科体系重建。  相似文献   

16.
李秉德先生在教育学的很多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创立了教学的"七要素说",建构了完整的教学论学科体系。他认为教学论的研究要特别重视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思想中,他提出了构建语文教育学的构想。他认为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李先生对教育无限热爱的情怀,对学习永不懈怠的追求,对学术深入研究的执着,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关爱,对人生老实做为的信念都给我们以深长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纷纷涌现的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对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提出了挑战。教学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实践性。教学论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论的理论研究具有前瞻性与先导作用;实践性呼唤教学论抛开固守书斋式的研究,步入关注教学生活世界的研究之路。在重视教学论科学性的同时重视教学论的实践性,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新的极端。  相似文献   

18.
如何界定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理论界见仁见智,争议颇多,但有一点至少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即赫尔巴特、凯洛夫的学说代表传统教学论,杜威、赞可夫的学说代表现代教学论。本文即以他们的学说为例,比较说明两种教学论在人性假设上的异同。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即人的基本道德天性和行动天性,以及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认识。由人性假设可以引出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这也是每个教育理论家在建立和发展其教学理论时所必需思考的问题。考察历史上各种教学理论和流派,我们就可以发现:一种教…  相似文献   

19.
德育内在地蕴含着生成性,其有效性在于受教育者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当下的教育研究领域,尽管研究者对"生成"这一概念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应用,但其所具有的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等基本特征依然可以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德育从"知识论"转向"生成论",必须从德育"知识教学"转向"生成教学"、从"灌输式"转向"唤醒式"、从"二元对立"转向"交往对话"、从"认知虚构"转向"真实生活",让受教育者体验鲜活的德育,进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59):13-14
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身心得到发展教育活动。教学论是一门关于教学的本质、关于教学的功能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理论。只有正确解读教学与教学论,把握住其本质,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