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定性、方位、目标、质量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重要内容,有着政治、历史、理论、实践、话语的多重逻辑.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既要注重内部整合,深入研究一级学科研究内容、二级学...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学术水平时,与占主导地位的一级学科评估相比,论文所代表的客观指标有效吗?研究产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现有文献对二者在评价学术水平时的关系尚无实证研究。以CSSCI论文数、引用数、顶级期刊论文数和人均论文数为解释变量,以一级学科评估分数为因变量,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产出与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论文指标的客观评价与一级学科评估结果高度正相关,由规模因子和质量因子构成的综合指标能解释83%的学科评估结果。研究产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排序结果,基于论文的综合指标是学科评估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粗糙集理论,以2004年教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为倒,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评估存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指标对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判定结果不起作用;用来判定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学术声誉三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如何主要取决于学术队伍和科学研究的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究生》2006,(3):53-53
为推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人才流动提供有关信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支持下,于2002年启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工作,至2004年完成了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0个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结果公布后,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高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学科评估在增强学科建设透明度、鼓励竞争、推动学科自身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总结上一轮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位中心又多次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评估程序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决定于2006年5月开展新一轮的评估工作,本年度评估范围为数学等31个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我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学科评估体系各有侧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某高校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为例,对比两次评估数据,揭示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四轮学科评估涉及教育学科的具体数据为依托, 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教育学科近15 年的发展情况与实力进行剖析。分析显示:我国师范类高校教育学实力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教育学评估均分持续增长,学科实力逐步上升;世界排名靠后,距离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在教育学科建设上仍应该坚持发展中国特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学科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中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 授予单位以及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数均有了大幅 增长。与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的高等 教育和学科评估工作则相对滞后。过去我国曾进行过试办研 究生院的评估,对数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合格评估及 一级学科整体条件的选优评估,以及分批分类对硕士点和博 士点的合格评估。最近几年,各种大学评估和学科评估也大 量出现,但从总体上看,学科评估还没有形成制度,评估的 指标体系也各有其不太完善的地方,还没有形成一个在高校 学科建设中具有权威性的、得到公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 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于2002年开始的全国首 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则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9.
目前,利用软件工具和网络平台能够产生和收集大量教育教学大数据。高校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研究,干预和指导教学与学习行为、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预测和评估学习趋势与成果,是大数据时代为教师提出的新的重要课题。文章将视角放在大数据之下,在分析国内外教育教学大数据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学有效性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构建教学研究方法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大数据视角下的教学研究方法模型。该模型以在教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核心,适用于普遍的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范式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本文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预警的软件模型的构建.提出网络舆情信息获取的Mashup模式,建立评估数据集合;针对具体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通用的舆情综合度量方法;实现对舆情的分级度量,把网络舆情从高到低划分为红、橙、黄、绿等四个等级,以供相关组织决策.  相似文献   

11.
以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为研究背景,参照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可拓学中物元分析理论,将学科建设综合绩效的等级 、评价指标作为物元,确定综合绩效的经典域 、节域和评判物元,应用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物元评判模型.以某高等院校的测绘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为例,对物元评判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其综合绩效等级值为3.354,属于"3级较差"等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公务员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大数据技术的助力下,公务员考核与评价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多因素考核、分类分层管理、群体和个人分析、预警和行为矫正等过去难以完成的工作,使公务员考核与评价更加准确和科学,但这项工作也需要在法律和制度上进行突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性和生态性出发奠定学科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进而将诸因素划归为生成、表征和培育三类,探讨了各类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学科水平与学科所处环境条件、学科现有基础、学科管理等密不可分;学科的内隐生成水平、外显表征水平和环境培育水平共同构成了学科水平分向量.循此思路,认为对学科水平的评价应强调“三位一体”,以体现综合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追溯管理学科实验方法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商管理学科4种实验教学方法模式的特点,系统研究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的具体构架.认为:①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方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实地实验阶段、模拟实验阶段、模拟软件阶段等3个时期;②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实验教学方法有着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重要功能;③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演示型实验教学方法、案例型实验教学方法、模拟型实验教学方法和探究型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科学评判评价试卷质量。首先建立模糊集合,取四份高数期末试卷作为评价对象,并确定了难度、区分度等八个评价指标,设定三个评价等级.然后根据教育测量学与统计学原理确定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试卷的整卷成绩与抽样成绩进行统计与计算,获得各个指标的模糊评判矩阵。最后,选择C2R模型进行建模,以各评价对象为决策单元,根据实际确定输入输出的指标与数据,获得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求解线性规划的最优值获得各个决策单元的总评价结果。根据统计与建模的求解结果,得以对各试卷质量做出分析与评价,并对高数试卷命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评价的基本制度研究中,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而档案评价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四点,一是有利于提高档案部门内部管理绩效;二是有利于优化档案部门管理环境,建立一种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三是有利于检验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有利于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复杂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是可靠性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传统的偏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矩阵计算等运算较复杂,工程应用推广较差。作者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的复杂系统可靠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成熟的系统可靠性框图进行改造、扩展和转化,使之变为直观、便于计算的有向带权图,从而有效解决复杂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家评价准确度的评估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家评价准确度的评估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出专家评判数据的准确度,并以此准确度作为综合各位专家评判数据的权重因子,由此较好地消除了专家评价的主观性和偶然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指标和各评价因素的联系度进行了同、异、反分析。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模型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在评价过程中对信息的利用率较高、评价体系客观合理以及评价结果置信度高等优点.该模型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学科带头人的更迭——基于对国家重点学科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带头人更迭是实现大学学科组织延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更迭的实践来看,学科建设中应当对学科带头人的更迭活动进行规范,建立合理的更迭机制,对学科带头人更迭结果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