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
2016年9月新《慈善法》的实施,对目前急需转型的信托业意义重大,该法在"慈善信托"方面有诸多突破。新《慈善法》的出台,有利于我国实现财富传承的私益目的与社会公益目的的协调统一,更有利于用慈善保护家族财富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王继远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6-89,95
慈善公益信托因在解决慈善捐赠组织合法化与慈善捐赠行为非营利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慈善事业信托化发展中的创新组织.在慈善法即将出台、信托法亟需修订之时,建议加强慈善法与信托法的相互协调,使慈善公益信托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慈善公益研究是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关于少数民族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加强对少数民族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不仅对于慈善公益事业、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于促进现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以回族为例,初步阐述回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的内容、史料、方法及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守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56-59
中国的慈善事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因为中国慈善事业还处在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转型的阶段。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等级恩赐观、施舍报恩观、非理性财富观与现代的公民权利观、现代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现代理性财富观不断冲突、融合。培育公益理念需要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资源,批判地吸收发达国家的公益理念,发展现代公民社会,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为公益理念的孕育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要求及规定,了解美国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笔者以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所高中为例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该校校长及洛杉矶其他高中、社区大学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采访。调查显示: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有明确的计入学分规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重视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并作为重要指标;美国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主体性、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美国学校通过组织、管理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培育公益慈善意识的理念及做法,对我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曜天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151-152
2016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具有我国慈善捐赠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意义。该法对我国公益募捐和私益募捐(又称社会募捐)作出了新的规范和调整,原则上禁止了非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起募捐。避免了因社会募捐产生的纠纷无法可依的情况。但是慈善法第一百一十条和一百一十一条又对非公益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起社会募捐留有一定操作空间。本文希望结合传统社会募捐的分类,在新颁布的慈善法之背景下对社会募捐重新加以分类和法律性质分析。为解决慈善法背景下社会募捐所产生的纠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1):88-93
晚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 ,在光绪初年已产生某些发展变化。其具体表现是以经元善等绅商为主创立了新型民间慈善机构协赈公所 ,开始从事较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到 1 9世纪末 ,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 ,民间慈善事业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不仅产生了有关的新思想观念 ,而且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和多元化 ,逐渐向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演变 相似文献
9.
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救狗行动背后,引发人们对公益事业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公益行动作为道德素质提升的现实表现,既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引导.协调好公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公益不再面对法律尴尬,关键的步骤是建立健全公益法律制度.本文就公益活动中如何避免法律尴尬,处理好公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整个公益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等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方国伟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5):466-469
分析了日本、法国、德国三国法典对诉讼时效法律效力的规定,认为在诉讼时效法律效力上抗辩权发生说最为合理,宜作为立法模式之选择,且学者对《民法通则》第135条普遍采“胜诉权”消灭说是不当的,应重新进行解读。依抗辩权发生说,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审查诉讼时效问题,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完成后同意履行则表明义务人放弃了时效抗辩权,权利人有权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1.
王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21-24
公益的维护和提倡是公益诉权产生的现实依据,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实体法的发展等又为公益诉权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公益诉权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制度上都是对传统诉权理论的突破。具体来说,公益诉权在当事人适格和诉的利益等方面都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传统的诉权理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益性包含教育的公共性和教育的公平性两方面。当前,我国在教育公益性上还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办学主体的趋利性、义务教育年限太短、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应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资源分配相对均衡、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法》,并制定《教育投入法》等方面促进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3.
刁方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68
通过资源环境视角分析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由此引发对公共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挑战等问题。从发展角度看,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需求急速增长,运营机制不断完善,项目设置始终以健身项目为主,表现出公益性趋势的特征。体育资源公益性特征与趋势对公共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列挑战,如公共服务功能引致场馆功能分化,有效体育消费需求不足,公益性受关注度不强等。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公益环境,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运营模式,大力培育公益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中国原有的慈善思想受外力的冲击和影响,由传统向近代嬗变,最终形成了具有崭新内涵的慈善思想。教会在华兴办的慈善机构,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社会慈善事业最直接的途径;西学报刊的传播,使国人对西方各国慈善福利事业有了清晰的了解;部分中国人海外的亲身见闻促使人们对于慈善的认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洪仁王干、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这时期我国慈善福利观也呈现出古今贯通,中西汇聚的特点,并影响和促使了慈善事业向近代化与制度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章博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 ,乡村民众的公益观念表现为家族外部公益观念的淡漠和狭隘的家族内部公益观。进入近代 ,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 ,乡村民众的公益观念也逐步冲突血缘的局限 ,向更广泛的地域范围扩展。这一过程与当时社会大转型的时代潮流是同步的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方晨子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1):78-82
FANG Chenzi(Dongcheng District Commiss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Beijing 10005,China) 相似文献
17.
公益广告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明的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则成功能公益广告能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受到鼓舞而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公益广告的写作同样需要讲究新颖贴切、形象生动等艺术手法,注重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8.
李彬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3):13-16
当代中国公益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有诚信问题、民众和有关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的道德自觉问题、公益活动中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以及公益活动中施助者和受助者的权利、义务及其关系问题等。当代中国公益伦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决定必须把公益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确保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大学自身必须彰显本色和强化责任,同时也亟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20.
毛丽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104-108
基督宗教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爱是信仰最纯真的表现,爱从信仰而来。在信、望、爱三德中,爱是最大的,这种爱可以使人生超越自然、超越自我,而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圣经》中爱的教导直接相关,这种爱的教导,形成了基督宗教悠久的慈善传统,也成为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