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期——更确切地说,是这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的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  相似文献   

3.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7):6-9
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自然资源部消息,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1米C-S A R业务卫星。这一卫星是我国第二颗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首颗1米C-S 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5.
魏庆 《百科知识》2011,(13):63-64
据美国航天网2011年5月27日报道:美国陆军正在极力推动发射大批微型廉价间谍卫星,这些卫星称为纳卫星,将成为地面陆军将士的耳目。纳卫星能有助于降低军事行动的难度和危险性。首颗此类纳卫星于2010年12月发射,这是首颗由陆军建造的卫星。纳卫星非常小,难于跟踪,难于摧毁。  相似文献   

6.
1610年,当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首次观察土星时,他看到的是一颗有着模糊边界的行星,当时他把这个模糊边界解释成土星的两颗大卫星,一边一颗。但两年后,"卫星"消失不见了,再过两年,它们又跑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2,(17):10-11
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7月30日正式在轨交付用户投入使用。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7月30日举行的资源三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上,卫星由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用户  相似文献   

8.
利用log-logT图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系统,得出八大行星卫星系统都符合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行星卫星系统logR-logT图线截距与中心天体质量的关系;通过描绘未知行星卫星系统、水星卫星系统和金星卫星系统的logR-logT图线,推测未知行星的质量和公转周期,以及水星和金星的未知卫星可能存在的位置与周期.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我国首颗碳卫星国内6个长期地面验证观测站全部确定。这6个地面验证观测站包括中东部城市下垫面综合观测站(北京)、高纬观测站(黑龙江漠河)、低纬观测站(广东广州)、西部城市下垫面观测站(新疆乌鲁木齐)、沙漠下垫面观测站(新疆塔中)、大气本底观测站(青海瓦里关)。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将开展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与应用示  相似文献   

10.
11月12日15时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相似文献   

11.
晓科 《世界发明》1998,(12):5-7
据专家预计,在这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卫星发射将出现两个鼎盛时期,即出现两次“浪潮”。其中第一个浪潮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年发射到地球轨道的卫星数量开始出现显著增长。1991年以来,卫星的年发射量一直呈逐步下降趋势。1993年,全球卫星发射量或准备发射的卫星已经减少到110颗以下,这差不多是30年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郑杨 《金秋科苑》2012,(6):13-16
孙家栋,1929年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现任中国航天控股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担任多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第五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2001年8月18日,在北京,专门从事小卫星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以及在轨支持服务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方红公司”)璀璨出世。随后,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第一组空间环境探测卫星、第一个小型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第一颗公益微小卫星、第一颗立体测绘卫星在这个充满生命力、富有创造力的集体中孕育.在一位位敢吃苦、甘奉献的东方红人手里诞生。十余年来,东方红公司先后研制发射了41颗小卫星,目前在轨卫星数量达到36颗.约占我国在轨卫星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他的传奇人生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几乎占到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01年8月18日,在北京,专门从事小卫星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以及在轨支持服务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方红公司")璀璨出世。随后,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第一组空间环境探测卫星、第一个小型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第一颗公益微小卫星、第一颗立体测绘卫星在这个充满生命力、富有创造力的集体中孕育,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12,(23):24-27
今年是李长汀加入航天队伍的第30个年头。1 0月25日,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在位于川两高原川滇交接处的西吕卫星发射中心,李长江身着湛蓝的北斗导航试验队服,和队员们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UKube-1号是英国宇航局的第一个立方体卫星任务,而且它完全是由苏格兰的克莱德太空公司组装的。它是由艺术家Jon Gibson和Amanda White设计的,它现在也有着“世界首颗功能波普艺术卫星”的称号。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卫星——绕我们的邻居金星轨道运行——在远距离对地球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地球适于生命居住迹象。此时,“金星快车”照相机看到的地球个头还不足一个像素,而且没有任何有关地表的可见细节。  相似文献   

19.
孝文 《金秋科苑》2008,(21):48-48
据报道,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卫星——绕我们的邻居金星轨道运行——在远距离对地球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地球适于生命居住迹象。此时,“金星快车”照相机看到的地球个头还不足一个像素,而且没有任何有关地表的可见细节。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02-I0002
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发射一年来,已向国内外近400家单位提供了3万余景、覆盖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的卫星影像数据产品。我国将用10-15年建立满足测绘地理信息需求的测绘遥感卫星体系。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研制总结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