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一个针对人类社会整体历史发展的广义转型概念,应该从社会有机体整体变革的视角入手予以界定。广义的社会转型概念包含着对社会类型的划分,即依据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演变,划分为文明转型、形态制度转型和体制转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经历了从文明转型失败到首先解决制度转型、再到体制转型三个阶段;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其基本特点是文明转型与体制转型同时并进,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社会政治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中国社会需要,实现社会政治控制方式的转换,建构符合转型社会要求的政治控制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这种政治控制方式,就是以利益协调为基础,以法律调节为手段、以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途径的新型社会政治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统与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是一切文明国家历史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命题。从人类文明史的总体过程来看,传统通常要比变革具有更为强大的历史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社会历史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传承和创造传统的过程,社会转型归根到底是传统的转型,即社会成员用新的时代精神整合扬弃原型社会中的旧传统,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现实人类实践活动需要的新传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方向上走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社会转型之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必然要从社会体制的变革追踪到文化传统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传统的转化。儒家文化传统一方面会以其内在的文化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在社会转型的冲击和挑战中通过变异与创新获得新的认同和传承。因此,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实施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工程的是现实的人。只有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互动关系 ,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要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置于纵向的人类历史过程中予以考察 ,同时置于横向的世界背景下 ,分析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创新型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是分阶段推进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转轨阶段上发生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交大。社会危机是由自然界的灾变或社会的动乱引发的。社会危机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双重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转型社会的政府必须对社会危机加强管理。政府对社会危机的有效管理既能体现政府的责任性,同时又能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在对社会危机进行管理时,有必要对危机管理的模式和程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体现着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形态的"三维统一",具有重要方法论价值。运用这种理论视野透视当代中国社会,我们已经或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主义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传统工业化道路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从群体本位和以物为本走向个体自主和以人为本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心理问题多维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社会心态都是与社会发展状态的互动.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公众出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问题,如: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适应、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定位等.以社会心理学为指导,加强对公众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其心理机制转变;更新社会化模式,塑造现代人格;注意管理中的人情与人性,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为根本标志的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与同期发生的人道主义思潮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人道主义思潮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根源和动力,人道主义思潮为社会转型的必然发生和最终实现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和论证。两者相互交织,相得益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共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一方面还需要顺应权威转型的趋势,在积极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伦理关系虽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由血缘、地缘为主的伦理关系向以业缘为主的伦理关系转变;由“孝”与“忠”为主的伦理关系向权利与义务结合的伦理关系转变;由上下等级为主的伦理关系向以平等为主的伦理关系转变。然而在当代中国,伦理关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加以调整,促进中国社会伦理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重点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大潮的强力推动下,中国进入了全面社会转型时期,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试图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动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政府转型,要求政府及时调整治理方式,把职能行使的重点转到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而实现政府转型。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今天,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剧烈冲击,不少人成为道德失范的践行者,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应从制度、教育和人性三个方面来找原因。并据此找出建构新时期道德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的宪政运动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而且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法治事业的新阶段,中国的法治仍然面临严重的挑战。法治虽然不是一个公正社会的全部,但也是其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切实实践法治,才能妥善协调和消解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动与整体性发展。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层面的制度改革,也包括社会结构与价值观的变化。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十八大报告三个提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等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叠加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因"跨越"而在整体上进入加速与再加速发展状态,并促使新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叠加性产生。新中国社会变迁因"革命"与"进化"两种方式交织,使政治发展叠加性一度高起,抑制了经济与文化发展叠加性的张扬。政治发展叠加性需要经济、文化发展叠加性的支持,因而,改革开放虽使政治发展叠加性向经济和文化发展叠加性转化,是中国现实社会转型的内在需要,但也对现实社会转型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是当代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社会转型的本质是社会结构的一种整体性、根本性的变动,一般具有整体性、渐进性、异质性、重叠性、形式性等特征。如果从社会转型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其大体上经历了起步与探索、确立与调整、深入与优化三个不同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启动机制、动力来源、主要内容、基本过程、社会影响、整体形态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从传统型社会结构向现代型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变过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由于各地区社会转型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平衡性。以往学术界对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即东部沿海地区与中百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成因,多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则将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及其拉大的原因放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加以探讨,认为社会转型及其不平衡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并以此宏观社会背景为依据,提出缩小差距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