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11月28日,苏联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泽连科夫到广播电影电视部拜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赵水福。泽连科夫对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赵水福根据客人的愿望,对政研室的性质、任务、作用及目前在从事的几项主要工作作了简要的介绍。泽连科夫  相似文献   

2.
从1989年11月17日,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编辑部节目主持人康力和编辑伊里契夫、波博夫到广播电影电视部访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赵水福。宾主就对外广播的对象,题材、栏目设计、节目构成、宣传艺术以及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康力等同志征询主人对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节目的意见,主人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赵水福向客人赠送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他撰写的著作《国际广播探析》。  相似文献   

3.
2月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本溪电视台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九集电视剧《破烂王》首映招待会。学会秘书长赵水福主持了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学会常务副会长谢文清,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阮若琳,中宣部文艺局成志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4,(8):26-27
我们这些导演,电话特别多,我们一般怕两种电话,一个是怕想当演员的人来电话,一个是怕记者的采访电话,因为记者的采访登出后常常会变形。  相似文献   

5.
书讯     
《列宁与新闻事业》出版赵水福、傅显明著的《列宁与新闻事业》一书,最近已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由14篇文章组成。第1篇全面地概括地阐述了列宁的新闻思想和实践。后13篇文章分别论述列宁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重返巴黎,回到记者岗位本不应陌生,却在采访报道中遇到不少新课题。一个突出的感觉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得真快,一些老经验恐怕过时了。直到90年代初,资深老记者介绍的"抢电话"经验还依然有效,所请抢电话,即在参加重要报道时,要留心报道现场的电话位于何处,遇有重要消息,可先通过电话向编辑部发出消息。因电话线路有限,抢着电话就意味着抢先发稿。在一些新闻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中央广播事业局国际广播电台赵水福同志1980年5月率广播小组赴南斯拉夫访问。本刊约请他就广播电视情况进行具体考察,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借鉴。下面是约请他写的专稿。  相似文献   

8.
《新闻学概论》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根据莫斯科大学新闻系E·普罗霍罗夫教授等人的讲稿写成,是苏联近几年出版的较权威的新闻理论著作。译者赵水福、郑保卫、许恒声。  相似文献   

9.
山东某晚报一位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是要电话采访一下我对官员财产公示的看法.我当即拒绝,我只是觉得这么重要的问题,电话里是讲不清的.与其让记者断章取义,不如拒绝为好.通讯工具发达之后,电话采访、QQ采访和其它方式采访,使记者采访手段非常丰富,也极大促进了新闻采访的发展.有些朋友甚至很得益于这种方式的采访,既方便快捷,又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0.
无论人们需要查阅什么资料,都可以在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找到。 1983年,美国军队在格林纳达登陆,许多记者试图给岛上的话务员打求援电话,但都未打通。但是一位有见识的记者却打通了电话。他打电话给国会图书馆,从格林纳  相似文献   

11.
9月1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剧《樱花梦》在北京彩电中心举行音映式。学会秘书长赵水福,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广播电影电视部总编室副主任张绍季,艺委会阮若琳等同志参加了首映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赵水福应邀到中宣部参加新闻工作座谈会,讨论新闻界如何开展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与会者一致赞同:近期应召开若干次座谈会,组织人写一批文章;批判应先从  相似文献   

13.
5月17日至19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在京联合召开了《关于广播电视性质、功能和任务》的理论研讨会。广播电视界内外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老中青三代从事广播电视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左漠野、金照、温济泽、胡若木、邹晓青、甘惜分、钱辛波、康荫、何光、杨伟光、胡耀庭、赵水福、阎玉、罗弘道、白谦诚、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六大 监督体制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介对社会权利、公共政策,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从舞弊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起早有预谋的事件。记者最初接到匿名电话,为什么电话不打给省教委或市教委?是认为省教委“天高皇帝远”,还是认为市教委“不顶用”?很显然,具体职能部门的效率和作用在这里被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事件结果来看,县教育局副局长也是同案犯,不禁给人以“举报无门”的感觉。于是记者知道了,于是记者去了,于是记者报道了。 可是,记者为何要采用这…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一位眉目清秀举止端庄的姑娘来到九江路新民晚报临时社址,说是要找经济部记者H,电话通到四楼经济部。“麻烦你请H听电话…什么?你是H?别开玩笑了,他讲话不是这声音,快叫H听电话…你,真是H?…”姑娘起先那清脆而略带羞涩的声音渐渐显得有些吵哑。当她一见到匆匆赶到门卫室的记者H,脸刷地一下子发白,愣了半晌,一言不发地含泪而去,哀怨的泪眼分明写着难言的隐衷。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一位老记者:“我们能用电话采访吗?为什么领导上总强调不要用电话采访呢?”这位年轻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用电话采访效率高。新闻不是要讲时效吗?为什么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用呢? 应该承认,电话采访我们有时也是要用的。1986年夏天,一辆载着60名北京游客的大旅游车在去五台山的路上翻入深沟。新华社山西分社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件恶性事故应马  相似文献   

17.
在《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法》实施一年后,新闻发言人履职状况到底如何?记者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否第一时间联系上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发现大多数发言人在电话那头并非触手可及:政府方面,65%的新闻发言人电话无人接听。其中,市人居委和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号码全是空号。党委方面,44%的新闻发言人电话无人接听。  相似文献   

18.
陈丰 《视听纵横》2008,(4):83-84
在日常新闻节目中,电话连线新闻采访报道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节目形式。电话采访报道的优势在于便捷快速,有利于新闻的快速有效传播。这种报道方式一般是在记者无法直接采访到新闻当事人、专家学者或者记者在异地采访受限于地域空间和新闻播出时效等情况下而采用的。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1月4日,在江苏南京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988年学术年会的常务理事吴冷西、谢文清、郝平南、左漠野、邹凡扬、吴少琦、郭成方、赵水福在会长吴冷西、常务副会长谢文清主持下举行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讨论了一些组织事项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的问题。就以下几点达成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新闻知识》2007,(9):85-85
在信息时代,新闻记者运用便捷的通讯设备迅速完成采访任务,电话采访和电子邮件采访可谓是不可或缺的杀手锏,是记者采用较多的采访方式。一、电话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