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技击技巧认识和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少林与太极》2014,(9):11-14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的文化品牌和中华武术的瑰宝,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温县、焦作乃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太极文化传播手段以及动漫技术特点的分析,找出太极文化与动漫传播方式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漫技术的太极文化推广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漫技术、影视后期合成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太极拳的各种招式进行模拟展示,并涵盖了太极文化以及太极相关新闻、太极论坛、太极拳视频、各式太极拳等多方面内容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6,(4):3-13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将在北京举行。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体全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认识哲理精深的太极文化,太极名家讲堂聘请太极拳主要流派著名代表人物亲自讲授,包括陈正雷、崔仲三乔松茂、马海龙、孙永田、和有禄。届时,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和太极拳名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互动和对话。强健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太极拳爱好者们将和太极名家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五一”黄金周。 为了让即将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快速增进拳艺,加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在太极拳名家讲堂开课之前,各流派太极拳主讲名家提前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敞开心扉,展开交流,他们通过各自多年的习拳、练拳和传拳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各流派太极拳的特点,实例印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讲述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发展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使太极拳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得到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载体以其独有的奇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习队伍中来,这不仅因为太极拳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多年来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练拳之余常细细体悟,深觉太极内涵奥妙无穷,现在提笔从平衡、舍得、留余、宽容四个方面来阐述做人与练习太极拳之间的关系,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指正和批评。  相似文献   

6.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是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一体的太极流派,具有相当高的锻炼价值,也包涵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解读孙式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国武苑中的奇葩异卉,太极文化是一种深邃的文化现象。目前太极拳在世界上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作为一项产业和其他优秀的体育项目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远远不够,还没有形成极大的产业市场。通过分析找出制约太极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升太极文化产业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朱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117-119,124
分别从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太极拳演变为太极运动的过程及太极运动所承载的文化元素等方面讨论了阴阳哲学观所起到的核心和总纲作用.认为太极拳的产生是刚柔相济的武术理念向阴阳相克相生的哲学观的必然回归,阴阳哲学观指导下的简化顺变思维使太极拳发展成为世界化的太极运动,太极运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同样表达了现代人类理想和自我实现标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上,太极运动应具有独特的尊崇地位,它必将以民族艺术而永恒.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它以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倾倒了众多人。目前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太极文化的发展正朝多元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它的传播推广和产业发展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太极拳传播推广和太极拳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在太极拳的实用性、太极拳的现状和太极拳的推广等诸多方面对太极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结合古代养生术、技击术和中医理论形成的一个拳种。从文化到拳种,太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从文化到拳种,太极拳融摄了太多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情趣。本文试图从温县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太极拳形成的传统文化背景,揭示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2.
对太极推手传统理论与文化及现代推手的技术实践等进行研究,认为太极推手秉承了太极拳运动基本技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且具有含蓄、谦让、和谐的对练技术特征.但将太极推手作为一项攻防竞赛项目开展,有违太极拳运动的传统理论和运动规律,误导人们对太极推手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16,(4):2-3
4月8日—12日,首届世界太极文化节将在三亚南山举行,以傅声远、崔仲三等为代表的海内外知名太极拳家、学者将汇聚南山,共演太极。太极拳现已被誉为世界"第一健康运动",作为一种悠久文化,又具有崭新的现代价值,太极文化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太极拳存在着广阔而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正是她进一步弘扬与发展的重大内生  相似文献   

14.
浮光掠影     
太行之阳刚,黄河之阴柔,孕育了神奇的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就发源于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数百年的文化积淀、演变发展和太极人的传承,衍生出多种流派。  相似文献   

15.
王俊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72-72,76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研究、总结产生的防身、健身方法,具有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技击理论,长期影响着我国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太极医理等方向的发展。通过对太极文化理念的分析揭示出太极拳作为竞赛体育项目的深层延伸。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5,(3):69
活动时间:2015年2月1日至9月1日主办: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武魂》杂志微信平台:"世界太极拳网"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sjtjqw)新浪微博: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wudangzazhi)活动介绍: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伟大成果,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精华,太极拳人物是太极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宝贵财富。太极辈有才人出,领一代风骚,传世代香火。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杰出太极人物,传播科学太极健康理念,突出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时代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背景,以武术发展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契机,为普及太极拳知识、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太极运动、宣传太极拳文化,从学校太极拳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太极八法五步在中小学推广的阻碍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宝君 《武当》2011,(2):40
2010年10月,受美国北德州太极功夫学院、北德州达拉斯地区华人协会的邀请,中国著名赵堡太极拳名家,武当赵堡太极拳悟清拳法研究会会长、总教练吴忍堂先生,携弟子关星赴美进行中美太极文化交流。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武当经典太极功夫,揭示武当赵堡太极拳真谛。10月的达拉斯地区阳光明媚,景色怡人。吴忍堂大师亲临北德州达拉斯地区进行太极文化交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这门古老的武术,也逐渐从一种实战技能转化为健身、养生和心灵修炼的方法,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缓慢流畅、阴阳互补的动作蕴藏着道家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深厚哲思,体现了天地人和的理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太极拳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尤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更加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太极拳于现代社会的应用潜力也将得到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塑造太极拳的文化品牌不仅是为了推广武术,还是为了推广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以及一种生活态度,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太极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符号价值进行研究。太极拳是表述中华太极文化的标识性文化符号,通过身体语言传播太极和谐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的凝结。在当前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太极拳所展现的谦虚、包容、自信等优秀品质,以及追求人类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处事原则,对缓解当前国际关系以及重塑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