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九华山寺庙古建筑群是历代名僧弘扬说法和信士、匠人开发经营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建筑和佛教文化发展的见证物,承载着众多的历史信息,集民间工艺之大成,融佛教文化、哲学、美学等于一炉,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创造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文章试图从建筑历程、布局结构、造型形式、制作手法等方面探究九华山寺庙古建筑群的建筑特色,着重阐述其建筑特色的"美"。  相似文献   

2.
安徽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山上众多寺庙各依山势,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环境艺术.以九华山寺庙建筑与环境艺术为中心,从选址、设计、美学等角度出发,对环境与建筑的关系作深层分析,借鉴与汲取其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3.
沿江佛教文化是道、儒、禅多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地区佛教寺庙建筑是皖北的道家文化和皖南的儒家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宗教寺庙建筑是古建筑遗产中的精华,寺庙建筑集结了宰相王俯、皇室宫殿、封建祭坛等建筑的最高水平。分析沿江地区佛教寺庙建筑内部的陈列设施和空间布局的文化意境,并与现代园林布局比较将对佛寺建筑的格局研究以及佛教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借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寺庙园林植物的调查研究,了解寺院植物的种类组成、功能特点、保护现状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探究佛教寺庙植物对大众心理的影响。在对佛教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寺庙植物和佛教生态文化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闽南佛教岩寺是以天然岩洞为空间,集自然山洞和人工构筑为一体的,一种非独立的附岩式石木结构建筑。其选址位置从平原山林到悬崖峭壁均有,具空间小巧灵活,布局变化多端的特点;既有洞穴幽深的特色,又具闽南传统建筑样式与装饰风格的特点,体现了建筑和环境的高度协调,极具独特的地域特征。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遗产,闽南佛教岩寺融汇了洞穴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宗教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价值,被赋予众多宗教内涵与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7.
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是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传统文化、地方民俗和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九华山佛教音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地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特征。其法事庄严神秘,其曲调宁静致远、灵空典雅。  相似文献   

8.
九华山千百年来积存了20万件佛教档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是研究九华山佛教文化、宗教学、地方史、民俗学、文献学、文物学、档案学等的第一手材料,对发展九华山旅游,扩大中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池州,服务地方经济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隐居九华山的名士既有费冠卿、王季文等弃官而隐者,也有如杜荀鹤等隐而为官者,还有张乔、许裳等因战争结束官场生活而隐者。隐居生活丰富了这些知识分子的艺术情感,隐士们在隐逸中创作的灿烂艺术又使得九华山更具丰厚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九华山儒释道三教宗教文化的梳理分析,论述了作为主体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如何融通儒、道文化,从而形成九华山三教融通的特色宗教文化,并将其主要文化特色概括为:三教融通的宽容态度;三教融通的世俗性格;三教融通的地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佛教装饰艺术,因地域不同,其风格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在叙述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起源及其应用范围的基础上,从"题材"、"造型"、"精神"等方面分析了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大局,一百余年来九华山佛教界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高僧,如月霞、心坚、白圣、义方、仁德等人,他们兴办僧伽教育,重光佛教道场,推动了九华山佛教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于弘治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游九华山,遍览九华之胜,与九华山儒、释、道三家人士有不同程度的交往;阳明的九华之游不仅在当地接受了以李呈祥、柯乔为代表的一批弟子,还随处题赠,留下诗歌62首;阳明弟子满足了阳明于九华山兴建书院的愿望,建立了阳明书院,并在其周围自构精舍,相互研习阳明良知之学,形成了九华山儒学兴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梵净山是中国的佛教名山。这里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拥有丰富多彩的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因而,加强对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厘清梵净山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呈现特点,不仅有利于梵净山地区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对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崇祯版、乾隆版、光绪版《九华山志》为主要文献,参考陈岩《九华诗集》原注、陈蔚《九华纪胜》等资料,考察与整理九华山唐宋时期二十余位高僧的历史记录,略显唐宋时期九华山之高僧及其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6.
尹文汉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4):50-53,58
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进入鼎盛阶段,高僧辈出,历代史料记载共有57人,其中以禅僧居多,也有部分专修净土。这一时期的僧人坚守地藏菩萨信仰,同时也出现了禅净合一和儒佛会通的思想取向。  相似文献   

17.
九华山摩崖石刻现存五十多方,历宋、元、明、清、民国一千余年,不断增加。石刻主要集中在天台、东崖和刘冲等处,表现形式既有图像,也有文字,以文字为主;表现内容既有佛教、道教等宗教性内容,也有揽胜抒怀、寻隐诗作等非宗教性内容。石刻的作者主要为地方主政者、游山士大夫、乡贤人士和僧人。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六朝建康佛寺产生的时代背景、数量、分布,以及寺院组织结构和寺院经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六朝建康佛寺不是480所,而是700所左右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