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卓煜 《考试周刊》2010,(55):132-132
有研究者提出,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有效激励”。这种阐述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有效教学”,而是说明“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特征。对于美术生的英语课堂教学该如何体现这四个特征呢?我基于六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听了六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一课,在教学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引起了“怎样设计更有效”的思考,产生了亲自执教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1.一天,小熊跟小鸟说:“要是我会飞就好了。” “我可以教你,”小鸟唧唧喳喳地说,“但是你要教我怎样长成六个儿。”  相似文献   

4.
谢晋的妈妈     
早晨,在活动室里你常会看到一个和孩子愉快游戏的高大身影,她不是班上的老师而是我班残疾儿童——谢晋的妈妈。 第一个“伴读者” 谢晋小朋友的视力有严重问题,他刚入园时,我曾犹豫过:坐在黑板前面都看不清上面的画,以后怎样适应集体生活?谢晋的妈妈几乎是哀求着对我说:“老师,让他试试吧,孩子都六岁了,总不能老待在家里吧。”为了有  相似文献   

5.
都晚上九点了,我还捧着一本日记本直犯愁。上午老师布置的日记,可到现在我还没写一个字。情急之下,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今天下午,你不是帮妈妈爆爆米花、包饺子了吗?再说,今天上午不是有自然课,你不是很喜欢自然课吗?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我不耐烦地说:“这些都没意思。”妈妈严肃地说:“怎么没意思,比如说,爆爆米花时怎样放米、怎样放油、怎样放糖……”我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不是平淡的,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会觉得快乐、幸福、有趣。做生活的有心人$江西省龙南县龙师附小三年级!廖润发 $江西省龙南县龙师…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反正我觉得自己在中学时代特别容易“受伤”。不是说我爱打架,也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有点莫名其妙。今天回头看,那些当年“很受伤”的事情都已成为笑谈,其实它们真应该成为我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在学区教研室工作已六年有余.我经常一次又一次地想:“作为一名教研员,其真正的职责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应该体现在哪里?教研员怎样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职责、功能?怎样要让一线教师在内心深处认同你是教研员而不是教研官?”所以,我们要先给教研员定位,这个定位的中心是“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祖德 《今日教育》2009,(12):52-54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在以上几句话中,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一句作为你对爱的表达?这倒不是什么语言测验,也不是什么智力测验,而是一个关乎你对爱和爱的伦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说,你是怎样理解并且实践你的爱的?  相似文献   

9.
<正>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是怎样的?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什么样的挑战或环境会激发出你的创造力?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学会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了吗?”这样问,是因为有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力,会说“我不是艺术家”“我不是音乐家”“我不是诗人、不是小说家”,但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昨天六岁的沅沅自从学会了“昨天”这个词,“昨天”便成了沅沅用来表示时间的专有名词。如果她要讲述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她就说:“昨天的昨天的昨天”,怎样怎样。我告诉她,不要说那么多的“昨天”,可以说“很久很久以前”。她便改口道:“很久很久以前的昨天……”找爸爸我家母狗  相似文献   

11.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临近了,酷爱诗歌的我跃跃欲试,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带领孩子们“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怎样让他们在诗的王国里乐而忘返呢?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就有了活动前夕一次“不经意”的聊天。  相似文献   

13.
您的《背影》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怎样发现题材 ?怎样产生意境 ?怎样写成的 ?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困苦的生活会不会扼杀写作的灵感 ?在工作中学习写作是否可能 ?困苦的生活中吃饭第一 ,说不到写作。古人说“穷而后工” ,那“穷”只是不“达” ,就是做不到大官 ,并不是穷得没饭吃。不做官 ,有了闲暇 ,写作起来可以专心致志 ,自然就容易“工”了。怎样润…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学生》2009,(7):54-57
从小学到现在.我几乎都是受别人排挤与嘲讽的。我也知道“你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的道理,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只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可是,事实证明她们只是把我的努力当成好欺负,需要我的时候.对我低声下气;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什么也不是.而且还无中生有地说好多难听的话。我只能忍气吞声。不是我怕她们,也不是我懦弱,我只希望用我的忍让换来清静。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看了语文教学论坛和《人民教育》的一篇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加法,还是减法”的争论,心生许多的感慨,身为一线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语文教学运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有效的课堂。细细想来,其实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加法”与“减法”都是允许的,关键是怎样“加”与怎样“减”,以及“加什么”、“减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盲目的“加”与“减”。只有理清自己的理念,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晕头转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朱彦妮 《湖南教育》2004,(15):38-38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英语阅读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高中英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视野下,有效教学应呈现怎样的特征呢?这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六个“应”。  相似文献   

18.
刚接近一年级新生,一张白纸,怎样描绘?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说教”是需要但不是全部,“训练”也需要但容易让学生造成厌倦感。怎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与途径呢?除了教学理论的有效运用,还应多从学生的年龄这个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多用一些“哄”孩子的小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可能会更有效。下面是我所进行的一些教学尝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现在经常听到有些老师,一提起某个班级或某些学生,就会非常气愤地说:“这个班纪律比较散漫,班集体没什么凝聚力,而且形成厌学的风气、有五、六个学生不但厌学,而且品德也不是那么好,不是迟到、逃学,就是打架、偷东西、勒索。”怎样对待这些后进生呢,放弃还是挽救?什么是后进?我认为:应理解为在智能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另一份的感动。可惜的是,我迟到了六个月。迟到了一份早在六个月之前就该拥有的感动。我看一遍,哭一遍……当然,我不是那么地多愁善感,不是《红楼梦》中那个爱哭的“林妹妹”,我只是突然间找到了一份如同芥末般的刺激,让晶莹的泪珠来宣释这份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