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2.
“地球运动”部分一直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有这样一条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活动建议又指出“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模型。深入领会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常常采用地球运动的“假设”情形,形象演示地球运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但据笔所知,在一些老师的教学及一些教辅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某些“假设”存在误区,致使误导学生思维。在此仅举如下一例与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探索月亮的秘密》属于逻辑推理课型。教材要求学生以平时观察月亮所记录的材料为依据,推导出月亮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月相变化就是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发生的。这既是全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区东方红小学卢小军老师教学这一课,在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认识了月亮表面的一般情况之后,第二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研究月亮的公转和月相的成因。下面介绍他第二节课的教学情况。 1.启发提问导入研究课题。教师作简短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理现象来判断季节和时间,以及根据季节的不同来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何准确地提取季节信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解答有关试题的能力。一、天文信息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及在公转轨道上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初(北冬南夏);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初(北夏南冬)。  相似文献   

5.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更替的现象。因此“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这一知识点,又是认识地球公转意义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  相似文献   

6.
袁俊科 《地理教育》2013,(Z2):29-30
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条。第一条标准重在"演示",意在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通过演示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第二  相似文献   

7.
学生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会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但实施下来总觉得学生活动参与度、有效度较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优化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同伴们针对徐泾中学沈兰老师执教的《地球圈层结构》一课开展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所以我在教学以前,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年是地球公转形成的,以及古代关于月的规定等等。通过学生亲自查找资料,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通过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及习惯。其次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使大家了解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还有二十四个节气;同时又知道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具体时间是 365天 5小时 48分 46秒…  相似文献   

9.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理解和掌握“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则是达到该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点。 要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变化,关键在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又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学生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这一内容,那么接下来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就轻而易举了。否则,将给后面内容的学习带来重重困难。教师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常感到难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尤其是在没有直观教具(如“三球仪”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北京市地理学会和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地理室在全市联合举办了"遥感影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说课比赛活动,本课有幸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特等奖。此项活动旨在推动影像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在此课中,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张悦老师借助遥感影像图展示给学生真实的地理环境,不仅引导学生探究、提炼、认识到了知识的价值,学习了地理的研究方法,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特有的时空特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一、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手段选择和运用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能很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运用"讲授法"讲解这一内容,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概念还是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讲授时,配合黄赤交角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如flash动画,直观展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好理解记忆。因此,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地理教师日常教学有直接联系,它作为教师素养的一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探究四季的成因”是小学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领域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由于其中涉及地球运动的知识相对抽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四季形成的有关概念出发,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提出此内容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期望能对教师因地制宜的课堂教学有所借鉴。一、四季形成的有关概念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着太阳公转,形成很多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轻松又有效地获得知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一地理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为例,来说明图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好学”和“乐学”,追求理趣和情趣。地理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地理知识。那么,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情境呢?一、分层设问质疑,营造对比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在提问时巧用比较方式,则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地球公转时,先让学生复习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中心、周期、速度)及其地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出示地球公转轨道仪并进行演示。然后提问: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15.
地理新教材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简要介绍“参与-活动”这一地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进行了探讨,即在课前、课堂、课后教学中就“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并得出初步结论”、“探讨问题、总结评价”、“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等不同的教学任务有所侧重地展开相应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建疆 《学周刊C版》2014,(10):122-12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轻松又有效地获得知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一地理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为例,来说明图表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兵 《成才之路》2013,(36):71-71
一、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球运动是宏观宇宙知识,其抽象性强,时空跨度大,不能直观感知,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特别注重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空间思维局限性双重困难的解决:一方面我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三维动画和图片再现地球公转场景,突破时空跨度,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充满情趣,更为直观、准确地呈现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探究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为学生创设研究氛围,创造参与机会,分组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其智慧得到启迪,其潜能得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一课。涉及到地轴倾斜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位置发生有规律变化导致温度有规律变化的问题,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光线直射斜射引起温度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地球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现象的探究。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课前我对五年级整段的学生进行了科学前概念的调查:充分暴露学生的科学前概念统计数据发现,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地球  相似文献   

19.
方启梅 《贵州教育》2009,(15):42-43
在地理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采用表演式导入法。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表演自转和公转,从而引导学生从中掌握自转的方向、中心、周期及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教育部率先在上海、湖北等五省市进行了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按照大学对保送生文化素质的全面要求,命制了“综合能力测试”卷。该卷不分文理,覆盖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八科,试题体现了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份“有利于高校选拔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的好题,同时对加强中学阶段学科渗透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类跨学科的综合试题,今后有可能在高考命题时被采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做到“在知识上互相迁移、在方法上互相借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1.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