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中的联合培养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科技政策领域的巴斯德象限模型为解释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动向提供了一个逻辑框架,从巴斯德象限模型的视角出发,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十年以来我国国家层面推动的高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博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等实践开展及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出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生体系的象限模型,并据此分析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生体系的核心向度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邱勇(清华大学副校长)高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是促进科教结合、创新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对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博士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订了《清华大学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管理办法》。2011年清华大学联合招收22名博士生,合作单位是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是高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实施的初衷。随着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评估显得日益重要。在深入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培养制度、合作基础、培养措施、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高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质量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作为培养方式的一种新尝试,对于增强博士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就业潜力,以及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展开初步探讨,提出进一步改进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导师联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的影响如何尚无定论,对全国22 382份博士毕业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多学科联合指导对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和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该效应大于单学科联合指导,且在不同学科领域均得到验证;第二,单学科联合指导仅对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无显著影响,仅对工学和医学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第三,在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中,多学科联合指导的积极作用更强,但多学科联合指导的覆盖面有待扩大。为有效提升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促使更多博士生尝试跨学科研究,给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配套以多学科的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稳定学生思想,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前一阶段,研究生中“出国热”温度较高,报考博士生的人数少了,有的博士生中途退学、改走“自费留学”的道路,甚至有的原是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也申请退学,以便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在这种气氛下,我的一个硕士生曾希望我利用与国外有较多联系的条件,介绍他去国外攻读学位;我协助指导的一个博士生也希望去国外走“联合培养”的道路。本来,有计划的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生,也是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法国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CIFRE)的发展历史,分析了CIFRE项目的现状及特点,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CIFRE项目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宏观视角对博士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冲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基于江苏省博士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从博士生就业期望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当前博士生培养与博士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的冲突。提出通过建构旨在调适博士生培养标准化与市场化的联合一体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有效连接博士生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调适二者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基于吉本斯等学者对知识生产I型和II型的划分,分析提出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校所联合培养的特征。以当前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具体实践案例为研究样本,剖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陕西省高教局和陕西高校研究生教育协会于一九八六年七月联合召开了博士生培养工作会议,在交流经验的基础上,与会同志就目前博士生培养工作中大家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初步意见。现将有关意见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法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质量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法国研究生学位制度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分别从学位制度、博士生录取资格、企业对博士生的联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术交流等多个环节分析其特点,并从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两个方面着手,介绍法国博士生导师遴选制、论文撰写的指导、论文的要求和审查、学习年限、论文答辩和社会评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化境外合作基地建设、规范出国联合培养、建立国际项目合作、引导博士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探索了提高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博士生出国人数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欧洲校企联合博士教育项目发展的背景、动机、类型与内容.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建设进程中,大学与企业基于不同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联合博士生教育项目,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并为博士生课题研究、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实现了大学、企业和博士生三方的共赢.这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是立足于国内培养的重要补充张淑林作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补充,和国外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短短的几年中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出了一批我国急需用的高级人才。然而由于某些不完善之处,使得这一措施在具体贯彻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国现代博士学位制度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博士学位类型。适应社会经济及个人发展需求、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英国博士学位多样化形成的主要动因;在学位体系形成发展中,不变的是博士学位的研究性本质,改革的是学位设置目的、博士生培养过程及毕业要求,突出的是博士生培养质量。英国多样化博士学位类型及特点,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可设置多样化博士学位类型、建立博士生联合培养制度、设计多元化博士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丹麦博士生教育历史悠久,但现代学位系统的建立相对较晚。本文论述了丹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丹麦博士生教育的三大特点: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对博士生的资助金额高,重视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丹麦博士生教育对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作为国际学术流动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衍生出来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方式,其所带来的收益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重大。以150份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的总结材料为文本,运用NVivo软件、SPSS软件对其进行质性处理与量化分析,归结出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的收益类型、整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研究发现,博士生出国访学留学地区选择可多样化、增加留学时长可提高科研收益、高校排名对学生收益影响略强。因此,建议学生破除固化意识、多元选择地区,拓宽国际视野、增加访学时长,着重社会评价、注重高校排名,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访学的收益,促进国际学术流动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便被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30多年来,该项制度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到自下而上的学位培养单位自行遴选的政策执行变化过程,也显现出各个阶段的利弊特征。为适应博士生培养新要求,当前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正向注重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注重博士生招生资格审定,注重导师指导小组,以及注重基于研究课题和项目的跨学科、跨组织联合指导的新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19.
自“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启动后,国内高校在读博士生以“联合培养”方式赴国外学习和开展研究,成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以北京大学的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为研究样本,归纳和总结其留学期间的学术活动,分析和探讨了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公派留学效益、做好公派留学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培养活动可被看作是一项特殊的生产活动。博士生培养模式包括博士生培养力、博士生培养方式和博士生培养关系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培育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博士生培养力,是创新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适应培养力的发展水平并体现博士生自我生成第一性的培养方式,是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确立合作与指导并存的培养关系,是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