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文本细读"的修炼已成为小语人必须历经的重要法门,对这一热点的关注反映出语文课开始理智地关注文本本身了。细读的功力有多深,决定了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走多远。文本细读是集知识能力、鉴赏水准、逻辑思辨及人文精神于一体的一种阅读方式。笔者认为,这既是语文教师的使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怎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呢?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朱自清如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不光有理解,还要有发现。教师去营造一种课堂‘磁场’,学生只有感受并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灵之美,能悟得许多老师由于没有充分展开抑或是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也许就是感悟的最高境界”,窦桂梅是如此解读。无论怎样的解读归于根本就在于语文课就要像语文课,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正有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难上,一些思路相对比较清晰的课文还好说,一旦遇上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散的课文,简直无从下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文中也颇有感触:"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要说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会对语文课感到为难,即便是特级教师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它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因此,本文试着从语言欣赏的角度来谈谈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语课充满语气息?如何使语课堂成为培育学生语素养的重要场所?本细读,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教师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等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文本细读视角出发,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分析,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解读文本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咏文本。以探得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真实感受.而是粗略地浏览之后.就急于翻阅“教学参考书”等书籍.这样缺失自己心灵参与的文本解读是肤浅的.是急功近利的。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录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但如果教师过渡依赖教参,不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就不能形成学生和文本的真正对话,更不能让学生感悟散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如果教师对教材解读得好,对文本分析得透,那么课堂上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就不会产生.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语文教材中的文童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使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一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0.
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教学中,能真正用心地细读文本的教师并不多。为快速达成教学目标,隔靴搔痒,舍本逐末,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教者只有穿行于文本语言的细细品味中,才能掘出深意,设计新意,才会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市青年教师大比武语赛课活动在我校举办.执教课为‘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展示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教学的崭新面貌。但其中不少教师往往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重视拓展延伸,在课件设计上下的工夫往往较多,忽视了对本的仔细研读.对于本的解读显得粗糙肤浅。甚至误解。使得课堂的“语味”不浓,学生的有效学习因素不高。相反。其中特别“出彩”的几节课.正是源于教师本细读的能力较强.其个性化的解读加上巧妙的教学策略,使得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耐人寻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也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精细阅读,能够理清文本脉络、积累好词好句、确定核心思想、感悟作者情怀,这不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而且对其语文成绩的提升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文本细读,本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的品阅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语言的芳香。语文的"细读",既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一、细读,读出鲜明的情感细读,是对语文文本的细细品味。文本的字里行间是深深的情感,是鲜明的观点,是生活的再现。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芳香,唯有"细  相似文献   

14.
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基础。语文学习在于细读,细嚼,慢咽后,方能品出语文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李萌 《中文自修》2011,(11):40-41
如果在"百度"里打进一个中学语文课文题目,搜寻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会立刻看到品种繁多的课堂教学设计。这些设计中,在教学目标项目里不乏"揣摩""理解""体验""感悟"等形而上的词语,在下面的具体教学实施步骤中,教学活动大多以筛选、概括活动为结果。前者活动设计低级,不如放入预习环节;后者更糟,往往将经典作品的人物形象、主旨及艺术手段归结为几个概念性的词语。以《最后一课》为例,教学目标中出现较多的:通过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唤醒学生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找到人物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体验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标点、字词、句子,使学生理解文本的表达艺术,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唯一依据,造成对文本理解的"表面化"、"僵化"、"概念化"、"片面化",使得语文课堂变得肤浅和浮躁。教师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读,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他人观点,也读出自己的体悟,使课堂充满深度和趣味。具体有以下四个举措:独立解读,品味文本妙处;链接资料,了解文本内涵;设计教学,抓住文本重点;课堂点拨,探究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是课本。但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文本位置常常“空缺”或“半空缺”.无效信息的搜集侵蚀着文本解读的时间。多媒体的使用侵蚀着学生发挥想像的空缺”,因而阅读教学要以“本”为本,不要忘本。  相似文献   

19.
侯静 《生活教育》2014,(21):95-96
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思考其原因有,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阅读教学本身的有效性备值得质疑。阅读教学想要更有针对性、高效性,文本的"细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围绕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例,结合阅读实践谈体会:如何细读文本,找准课堂着力点,让语文课堂更具美感。  相似文献   

20.
教师通过文本细读,可以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可以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下面,我就结合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桥》一文谈一点文本细读的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