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利"与"弊",揭示了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弊"大于"利"。文章围绕此次专业更名风波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长远发展不能靠专业更名来实现,而是要探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既要立足于现在,及时合理地解决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又要展望未来,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代币制”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危险的教育方法,就像鱼好吃而刺多一样,食用者需要取其利,去其弊。  相似文献   

3.
陈志 《现代教学》2009,(12):5-5
现今,我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留学一年多。联系这段时间在国外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自己在国内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我想就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异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是国家留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国家需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为增进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今天我很高兴与广东艺术师范学校的师生共同探讨科学与人文的问题。我报告的题目是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也可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科学在此指的是科学技术 ;人文 ,包括文化和艺术。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第二部分 :人文教育占有基础地位。第三部分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第四部分 :要把学习、思考、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人文教育之所以比较顺利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国家教委 ,即现在的教育部的高…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为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同时赋予来华留学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在规模、学历结构和奖学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为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华留学规模尚需扩大、结构亟需优化、资助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培养与"五通"建设需求尚未有效对接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应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履行"一带一路"赋予来华留学教育的新使命。国家层面应深入摸底调查,增强来华留学教育针对性;加强顶层设计,面向沿线国家需求统筹谋划;进一步提高奖学金额度,吸引优质生源;着力培育"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使者。高校层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面向"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立足"五通"建设需求,多样化培养人才;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7.
取其利而弃其弊我是一名中学生,我发现最近我变得越来越敏感了,特别怕别人议论我。别人若是一议论我,我就会觉得抬不起头来,老师批评我一句,我会难过好几天。我原来对别人的议论并不在意,但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隋欣姐姐,你说敏感到底好不好呢?我应该很在意别人的议论吗?星星草应该说敏感有利也有弊吧,其实,有好多事情都是好坏参半的,关键是你怎样取其利而弃其弊,你说对吗?敏感是一种成长的表现。更多地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然而,完美毕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有一些小小的失误,甚至犯一些小小的错误,都不是…  相似文献   

8.
无论您是留学国外、出访归来,还是正从事着国外教育研究,都请您把对国外教育的切身感受和独到看法与我们的读者一起分享。“国际视野,教育比较”是“环球”的一贯宗旨。该栏目主要分为四个子栏目:海外短波、主题搜索、新闻追踪和域外报告。  相似文献   

9.
李志伟 《成才之路》2010,(15):I0003-I0003
在“被”字风行的“被”时代.“被留学”也成为学生家长和教育机构所关心的重要词组。在近日举行的高中教育展上,记者从学生、家长中了解到,不少低龄留学生出国除了有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渴望外。也有自己对国外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业布置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对于学生来说,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强调作业的工具目的,忽视了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作业的数量上存在问题,在质量上也有不少弊端.本文着重浅析了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弊"与"利",提出了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赏识教育,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文教资料》2008,(31):185-187
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学生社团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本文针对在学生社团建立共青团组织这一模式,提出了学生社团建团之"利"与"弊",同时也结合自身学校在学生社团建团模式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如何解决学生社团建团的驱"弊"趋"利".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教学是当今教育的最强音,是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电教媒体就是现代教学的手段,是现代教学的保证。在日本、瑞士、美国、法国,电教媒体教学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我国起步较晚,但它正悄悄地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电教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它在使用中也存在着“利”与“弊”。只有做到扬其“利”,避其“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政治课电教媒体教学的“利”电教媒体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第一,电教媒体教学能怡情悦心,激发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留学教育中,商人资助留学作为官费留学、自费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近代"烟草大王"简照南作为一代实业家,在与欧美列强竞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之不兴,实业难兴",因而于1920年到1922年连续3年资送37名学生留学欧美,其中包括"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以及对中国物理和水电事业作出极大贡献的倪尚达、汪胡桢等.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而且对中国的近代化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这种留学模式的成功,对今天的留学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均祥 《课外阅读》2011,(12):277-277
电教媒体是现代教学的手段,是现代教学的保证。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电教媒体教学也不例外,也存在着“利”与“弊”。只有做到扬其“利”,避其“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陶孟和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职业教育思想家。1919年,陶孟和在《新教育》第2卷第2期发表《留学问题》一文,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留学起源、留学性质以及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是五四时期颇具代表性的关于留学教育的观点。特别是他承接了胡适最先对留学教育的检讨,而又开启20年代的关于留学教育批评和反思高潮的先河,引起了更多的人们对留学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且对我们今天的留学教育政策制定仍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受教育的取向转向了国外,到经济发达国家去留学是这几年掀起留学热的主旋律。2004年5月随着波兰正式加入欧盟,成为欧洲联盟新的成员国,也带来了出国留学方面的一丝新的曙光。波兰有历史悠久的大学和高质量的教育,而且学费低廉,因此留学波兰被广大的学生和家长看好,波兰留学正在成为欧洲新的热点,在留学市场上掀起了“波澜”!  相似文献   

18.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既是中国梦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手段.近代以来,在追寻中国梦的过程中,有过革弊、兴学和留学的教育救亡梦,也有过一心一意的教育建国梦,这些教育梦留给人们很多遐想.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拾回中国教育的自信心,找回中国教育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为中国梦的实现筑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