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明确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向经因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解释一应用的过程。实际上,这里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还突出了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剧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宗艳霞 《辅导员》2012,(9):48-4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方法,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教材编写中,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懈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数学生活化”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这一要求,全国各个版本的数学新教材在编写上均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编排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也基本按照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称之为“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但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深入,不少教师对“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困惑,到底怎样的课称得上“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认识必须澄清,一是为什么要创设生活情境?二是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6.
宇宙之浩瀚,粒子之微小,火箭之神速,无处不用到数学;情境之巧设,素材之获取,新知之探索,活动之体验,无不来自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  相似文献   

7.
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数学、探究生活问题、体验生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发展有三大动力:与生产、生活及科学发展的密切联系;公理化思想和方法;数学家的直觉。但三大动力的根本还在于数学和生产、生活及科学发展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显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华罗庚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都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如今,  相似文献   

10.
金正仙 《云南教育》2005,(14):22-2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需要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传授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应该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范春玲 《考试周刊》2013,(48):62-63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训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如今倡导的教学"生活化"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呈现有趣的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思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这里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还突出了生活数学化。本文拟就数学生活化的几种表现形态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钟梅清 《考试周刊》2011,(51):85-8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现行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教师因为过多地依赖教材,甚至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节,常常导致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学生面前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主动、探究、合作”是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创新与革命,而创新的教育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知识乏味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工具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概念建立在学生主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