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宣 《武当》2014,(5):8-8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 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2,(9):3
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第一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已于5月23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成功举办,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二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培训班除了常规  相似文献   

3.
《武当》2014,(4):5-5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启事     
《武当》2015,(3):3
各位武友:第四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将于2015年10月15日——10月19日在武当山下丹江口市隆重举行。大会由湖北省武术协会、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承办。大会主体活动:传统武术比赛表演、湖北省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我最喜爱的中华太极人物网络评选"揭晓盛典、圣地清源·万名武者大汇演、首届全国形意拳高峰论坛等。热忱欢迎国内外武术组织、武术爱好者踊跃参与!详情请持续关注《武当》杂志和登录武当www.wudang.biz。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武宣 《武当》2013,(2):2-3
2012年,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除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将特别推荐优秀学员加入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并颁发会员证。学习结束后,将取得由武当山武当拳法  相似文献   

7.
《武当》2012,(10):4
研武求道养生趋吉真功实技明师亲传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第一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已于5月23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成功举办,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二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培训班除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将特别推荐优秀学员加入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并颁发会员证。学习结束后,将取得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和各  相似文献   

8.
吴志勇 《湖北体育科技》2013,(9):757-758,84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得出,武当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突出武当武术养生文化的核心地位,加大武当武术文化的多方位促销活动,打造具有武当武术旅游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当》2013,(4):3
习武趋吉快乐养生真功实技明师亲传2012年,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除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将特别推荐优秀学员加入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并颁发会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3,(2):F0002-F0002,I0001
2012年,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  相似文献   

11.
源出于武当道教的武术,把武当道教中的乌鸦神灵崇拜与武术活动中乌鸦仿生象形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显现丰富了武术象形动作中的攻防技击,又反映出武当道教神灵崇拜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显示出武当道教武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2,(11):41
为了褒奖为中华武术作出突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武坛增添新的热度和活力,武当杂志社曾先后两次举办年度十大武术事件评选活动。活动受到武林界广大朋友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支持,评选结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认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华武术的传承发展,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及个人,特决定举办"《武当》杂志2012年十大武术事件"评选活动。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志富 《武当》2009,(10):25-26
马志富小传 自2000年开始,国家体委就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武术健身法。通过三年的选拔,经专家评议,八套优秀武术健身功法从全国参选的上万套武术健身法中脱颖而出。而湖北省推荐的武当天罡拳十二式就名列八套之一,并获得国家一等奖。不久,武当天罡拳十二式便正式办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03,(2)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造福人民,我们将于2003年8月上旬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武当武术发源地、道教文化圣地——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举办“首届武当杯全国武术文化研讨会暨论文报告会”,现将论文征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15,(4):74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四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一、征文范围及内容(一)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法挖掘整理功法套路(二)传统武术史,特别是太极拳源流探讨性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3,(7):89
截至到今年六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先后成功举办了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已有近五百人次直接受益于大讲坛,不仅提高了功理功法的修为,更与武术明师结下了善缘。今年九月,适逢中国刊博会演武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为了更好地服务演武大会和广大武友,经研究决定,于演武大会比赛过后,在武当山景区内举办第四期武当武术大讲坛杨氏太极拳傅声远、傅清泉培训班。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10,(2):I0002-I0003
2009年,是中华武术事业继续坚韧向前发展的一年。期间,全国各地武术活动频繁,赛事不断。从不同的方面扩大着中国武术的影响,推进着中国武术事业的向前发展。为了综合梳理2009年中国武术的发展足迹,在2009年底,本刊在武当杂志网站发动广大武友参与了“2009十大武术新闻,十大武术风云人物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8.
胡容娇  蔡星生 《武当》2006,(10):27-2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中华武术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中华武术的挖掘、整理、弘扬、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态。然而,作为负载着丰富道家文化的武当武术,其生存发展形势却并不容乐观,如何契合时代发展,利用当今时代的有利因素,搞好武当武术的挖掘整理与普及提高,促进武当武术的全方位发展是值得广大武术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对此,关于武当武术的现代发展策略,我们有几个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张震 《武当》2013,(7):I0004-I0004
5月20日,由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办的"武当文化高校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武当文化底蕴深厚,涵盖古建筑艺术、美学、武术、太极、养生、道家思想等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武当武术是中国两大武术流派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交流的主阵地,文化强国的希望。武当文化走进高校,对加强文化与人才的对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武当山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武当文化进高校"活动推向全国,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武当风",让莘莘学子了解武当文化,使武当文化走向全  相似文献   

20.
刘伟 《武当》2012,(2):5
2011年12月26日至28日,中华武林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球武林领袖论坛在珠海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世界武术研究学会主办,中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武侠文学会及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武当》杂志等多家媒体全力推广,是目前最高规格的非官方武术领域会议。本次论坛以"弘扬中华武医精粹"为主题。举行了"武医的奇迹"与"武林各拳派名家绝技演示"及"武医绝学展示"等活动,邀请了当代武术界与学界、金融、医学等各领域领袖人物联合探讨武术发展策略。北京梅花桩拳研究会会长、TVS职业联赛总裁判长韩建中,南武当武术研究会会长游玄德,青城派代表人物刘绥滨,心意拳代表人物李洳波,吴式太极拳代表人物玄智超,武当太乙铁松派刘铁成,武式太极孙建国,中华传统武医名家刘合斌,易学专家慧通等武易医名家及200百余位武医精英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