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我院女学生在月经期从事术课学习及运动训练存在的错误认识, 对200 名体育系本科和专科的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参加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训练及比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不同运动程度对经期反应, 行经时间, 经血量的影响, 探讨经期运动训练应掌握的原则和自我评价指标, 从而更合理, 科学地安排好月经期的训练、比赛。  相似文献   

2.
对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同时相中参加体育运动的各项实验数据,认为女大学生经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这样不但无损于身体,而且还有助于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但要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参加体育运动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维度受体育运动参与频率的影响较明显。人格特征影响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对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进行指导能促进女大学生人格向完美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女大学生在月经期参加体育教学课现状调查和身体综合反映情况分析,研究月经期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探讨月经期内适宜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为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教学课的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集美大学500名女学生进行了月经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体育专业月经不调人数发生率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经期运动组的女生月经不调人数高于经期不运动组的女生,月经不调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经期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负荷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6.
一般地说妇女月经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但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资料记载,女运动员所以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是经期坚持训练和比赛;而国内对经期训练和比赛说法不一,正开始探讨性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对体训一大队女运动员的月经期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的调查和体验,以能了解月经与运动关系,提出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初步建议。调查资料分析调查对象是浙江省体训一大队已有月经  相似文献   

7.
女游泳运动员在月经期能否参加比赛,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一般认为女运动员在月经来潮时不能参加紧张剧烈的比赛,游泳比赛更是禁忌。持这种意见的人,其论据是,经期来潮时血亏,体虚、力弱,参加比赛对运动员生理、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经期下水易感染得病,会引起月经不调、经期紊乱,会发生经痛、风湿等疾病。因此一遇到经期就主张弃权免赛,就是参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要求女运动员在月经期照常参加训练,照常下水游泳。各国学者都注意研究月经期运动对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的影响。有些人调查月经期运动时经血量的变化。1962年我们调查发现,有大约20%的运动员主诉月经期运动使经血量增多,有不到10%的人感觉月经量减少。日本学者山川的调查结果与此不同,发现有26%的运动员经期运动使经血量减少。蔡汉章报告了排球运动员月经量多的占41.8%,量少的占23.2%,  相似文献   

9.
女运动员的月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各种年龄的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迅速增加,加之现代很多运动项目的女运动员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早期就已经开始从事系统训练,女子机体特殊的生物特点是月经。月经的出现是女子一生中很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阶段。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是了解、研究和观察从事体育运动的女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对月经的影响和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内发生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研究对象及方法我们对西安体育学院4个年级186名女生,陕西省体校61名女运动员(月经已来潮者),陕西省运动技术学院(省女队)91名女运动女员共338名女运动员,并对西北大学文、理系二年级女生153人(非运动员)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年龄、运动年限,专项年限,月经初潮年龄,经期血量,经期血色,月经持续时间,经期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用文献资料、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的流畅体验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流畅体验与大学生体育运动坚持性之间的关系:1.流畅体验与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频次正相关;2.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流畅体验并坚持体育运动;运动员比非运动员更易产生流畅体验并坚持体育运动;不同性质的运动项目与流畅体验的发生和和大学生体育运动坚持性有相关关系;3.流畅体验以个体的内部动机为中介变量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女性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沿革阐述当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特性,说明新中国建立后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妇女的地位,为女性体育的发展开放了合理空间;在此基础上,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不断革新促使中国女子体育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竞技水平和综合表现力,实现腾跃式发展,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中国女性体育取得的显著成绩改变了国际上对传统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的质疑,并为实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当代奥林匹克精神做出应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体育行为方式及手段的选择取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笔者根据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兴趣的时相特征 ,对体育教育方式与手段的选择取向进行了研究分析 ,提出高校的体育教学应依据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时相特征 ,调整、修改教材内容 ,改变女生课男生化的现状 ;在三、四年级开设体育课 ,开拓课外体育生活空间 ,以培养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问卷调查法、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55名女中学生进行的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院女学生经期情况痛经自评情况较为严重,从女学生经期症状统计情况来看,女学生痛经情况不算严重,女学生经期情绪非常的低落;学生体育课经期女学生体育课程缺席率非常高,表示经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比例较大,严重的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正常进行;女学生经期课外体育运动喜欢趣味性强、运动对抗性弱、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但是对经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持高度反对的态度。笔者根据上面调查情况,提出了提高生理认识、降低心理压力、加强经期健康锻炼的教育、适当安排运动量等建议。文章研究女学生经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旨在为女学生经期锻炼提高依据,为培养职业学院女学生养成正确锻炼习惯,形成正确的锻炼认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每天能够坚持锻炼,在此前提要求下,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正是从初期培养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并养成自我锻炼的内部约束机制的最佳时机,为其顺利完成大学体育教育,终身受益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0名大学一年级男生与女生体育锻炼价值认识、坚持性意志品质的自我认识、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需从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培养、课内体育锻炼技能培养、课外体育活动兴趣激发、加强女生锻炼的组织引导几个主要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我国奥运战略应突出发展女子项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我国“十五”期间奥运计划 ,分析我国国情现状及东德竞技体育成功经验和奥运会女子项目的发展。表明 ,奥运会女子项目历史短 ,新项目多 ,绝对水平低。目前我国女子潜优势项目多 ,在集体和基础项目具备一定实力 ,短期内有可能突破 ,现阶段我国应利用举国体制的有利条件 ,突出发展女子项目。  相似文献   

17.
刘凯  姜勇 《体育与科学》2012,33(4):66-68,74
在现代媒介体育环境中,女性的处境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西方媒介体育中的女性困境及研究现状分析。从现有的研究内容分析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女性体育的报道虽多,但这只是将女性运动员收纳为商品诉求,体育媒体文本预设的消费者最终仍是男性,以男性为观看主体。媒介体育中的女性之研究内容主要从对竞技的归因、媒介生产以及符号的支配几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舟山海岛地区成年女子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地区成年女性体育锻炼目的明确,但价值取向存在年龄的差异;体育锻炼的合理性及坚持性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有所改善;体育锻炼内容简单、基本;闲暇时间不足、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影响海岛地区成年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时黑龙江大学生女大学生运动健身认知、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学女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的“知、信、行”有明显的偏差。通过分析研究,建议在对黑龙江大学女大学生的运健身活动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促进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健身以及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深层次了解我国青少年女性体育参与率降低的原因,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分别从个人、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政策障碍因素四个维度设计问卷,对我国11个城市的800名14~17岁青少年女性展开调查,揭示影响我国青少年女性体育参与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4~17岁青少年女性能感知个人、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政策障碍因素的影响。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对不经常参与运动的青少年女性影响较大,其中个人障碍因素对不经常参与运动的青少年女性影响较大,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对经常参与运动的女性影响较大;个人障碍因素中的生理期影响、运动中在意个人形象、没有时间、缺乏运动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障碍因素中运动中缺少朋友陪伴、缺乏女性体育榜样、社会环境障碍因素中的自然环境、社会体育氛围,政策障碍因素中缺乏女性体育组织、参与时缺少适合女性使用的体育设施等都影响着青少年女性的体育参与。对策:宏观上使用智慧化场馆管理照顾不同时间女性的运动需求,通过社会媒体和体育名人增加女性体育报道,改变女性在体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等;微观上组织家庭体育活动或学校团体运动,邀请体育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为青少年女性树立运动榜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