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的叔叔于勒》的情节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盼、躲。当于勒有钱时,菲利普夫妇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并不断地念叨他、赞美他;然而,当于勒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却大骂于勒,并生怕于勒认出他们来,慌慌张张躲开了于勒——因为于勒成了穷光蛋,他们怕他回来拖累自己。这样,“盼”与“躲”相映成趣,使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完全暴露出来。下面,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很糟塌钱。家里将他打发到了美洲。不久,他便写信回来,说他赚了钱,希望能够赔偿给家里造成的损失。这封信,使菲利普全家深切感动,都认为于勒这个分文不值的人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接着,又写来第二封信,说他买卖很好,等发财之后便要回来,跟家里人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2.
人生四季     
<正>有个人有四个儿子,他希望儿子们能学会不急于对事物下结论,于是依次派四个儿子出去,让他们去很远的地方看一棵梨树。大儿子冬天前往,二儿子春天启程,三儿子夏天出发,小儿子则是在秋天动身。等他们都去过回来之后,父亲把他们叫到一起,让  相似文献   

3.
忍住一份甜     
陈惠芳 《青年教师》2006,(11):47-47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许诺说:“假如你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我会奖励给你们两块糖。等他出去后回来,有些寂寞的孩子终于忍不住,吃掉了那块糖,接着,又有人做同样的事情……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实验远没有结束。心理学家继续追踪那一群接受实验的孩子。多年以后,他发现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而日后创造出一番辉煌事业的就是当年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冬冬是我班唯一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因此,对他,我特别关注。当他奶奶接送时,我有空总要多问问冬冬在家的情况。 一天,听说冬冬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便利用下班时间来到他家,想与他爸爸、妈妈交换意见,希望他们能经常给孩子打个电话什么的,让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一进他  相似文献   

5.
萤火虫夜幕降临到困倦的树林。鸟儿回来了,在树叶间相互追寻,叶子声不比他们的翅膀声更响。他们很希望能看见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春节越来越近了,小女孩儿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她的心开始微微地痛,她不希望今年的春节爸爸不在。"妈妈,爸爸是不是该回来了?"她有些担心。"还不到时间……"她的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为什么还不回来?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孩子有些不耐烦了。母亲没有办法告诉孩子,因为他们还需要等一年。"妈妈也希望爸爸回来,比  相似文献   

7.
他们回来了     
天黑了,又亮了;灯亮了,又灭了;他们离开,又回来了。酷酷的Edison辗转回来,他要重新介绍自己。当初与你《约定》的周蕙,如今再次绽放。品尝了爱情的《味道》,辛晓琪多年之后给你一个不同的回答。……他们回来了,乘着他们的音乐飞回来……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我认为在见面的前五分钟就可以听到人们心灵深处充满想象力的愿望。去地方一家小卖部拿了处方回来后,我告诉丈夫说,新来的药剂师希望成为一名诗人。“你怎么会知道?”他问。“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他们有故事要讲。”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郭申元的父亲访问爱子曾经工作、学习、战斗过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理查森院士对抚摸着郭申元生前穿过的工作服的郭父说:“郭申元出差在外,我们等他回来!”而郭当年使用的工作台4年来一直空着,以示大家对他的深深怀念。是的,我们等他回来。祖国母亲也一直等他回来。郭申元赴美学习,10年如一日,没有回国探过一次亲,没有外出游玩过一次,唯有刻苦读书、精心实验,孜孜以求。他没有领绿卡,没有赚美元,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早日攀上科技高峰,早日报效祖国。1998年,郭申元在给父母的回信中说道:“我会回来的。现在,我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一旦有了成就,我会带着成果回来的。”可惜,郭申元没有等到那一天,我们也没有等到那一天。其实,从他踏上美国国土的那一天起,郭申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国效力。“学成归国”是他最大的抱负。在哈佛求学期间,郭申元最喜爱的就是图书馆旁的中国哈佛校友会1936年赠送母校的龙首龟身石碑,时常以“学成归国服务国家社会“的千余前辈为追随目标,激发自己。2000年3月,病重的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坚决要求回到祖国,回到上海,因为那才是生他养他的家。是的,我们等他回来。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在世界其它国家,还有着许许多多个“郭申元”在勤奋学习着,他们期待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也等着他们回来!  相似文献   

10.
他,经营着一家小理发店。身患绝症后,店面不得不停业。关门之前,他坚持回来为顾客退还储值卡。他叫马玉剑,被大家称作"诚信哥"。他,烧烤店的小老板。凌晨两点,邻居院子起火,他不停地拍门、大喊,奋力救出20个人,却没顾上自己的家被烈火吞噬。他叫程胜来,他说:"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先救人。"他们,相约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吃面,吃完放下钱就走,不让找零,甚至留下成百上千元。他们希望尽微薄之力,帮助面馆老板救治身患重病的孩子——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  相似文献   

11.
忍住一份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儿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回来,我会再奖励给你们两块软糖。”他出去了。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块诱人的软糖等啊等。终于有人熬不住了,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他履行诺言,奖励没有吃掉糖的孩子每人两块糖。实验远远没有结束。心理学家继续追踪研究那一群接受实验的孩子。多年以后,他发现,那些不能等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专家热线     
我家儿子太软弱上小班的儿子太软弱了,别人抢他的玩具,他不生气也不抢回来,只是走开再去玩别的。但在家里,我们拿他的东西时,他会护着不给或马上吵着要回来。我们并不是要纵容他霸道,但希望他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没错吧。怎样面对儿子的"逆来顺受"呢?  相似文献   

13.
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大型采煤场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场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那时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但就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也就是父亲离家四年许诺回家的时刻,玛菲尔却突然得知,原来父亲在宾州经营采煤场是一个残酷的谎言。那天,同桌比索问玛菲尔希望得到什么圣诞礼物,一心牵挂着父亲的玛菲尔说:"希望父亲开着鲜红的跑车回来看我们!"比索听完她的愿望,睁大眼睛问:"什么?你父亲刑满释放还能从监狱里开一部跑车回来?"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中国留学生科技交流会”已拉下了帷幕。据了解,仅在广州,目前留学人员创办的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就达80多家。然而在留交会上,记者发现,也有不少的留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们把创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内环境不好,一味地抱怨政府,抱怨风险投资。来自挪威的陆国纯博士说,每届的留交会他都带着项目来,但至今没有谈成一桩,每年的差旅费却花了不少,说起来一肚子怨气。他带来的项目是一项石油监控项目,但奔波了半个中国,谈了无数家企业都没有人愿意投资,他认为国内企业多注重短平快的项目,因此今年他回来是希望能通过…  相似文献   

15.
儿子放学回来,一放下书包就兴冲冲地告诉我说,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不错!他说:“假设我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以后考上重点大学没问题。”作为父亲,我不希望他只做这样顺利的“假设”,我希望他把问题  相似文献   

16.
忍住那份甜     
有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有人毅然选择了后者。有一份甜,无关生死名节,得之朵颐一快,弗得齿颊寡味,你将如何取舍?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回来,我会再奖励给你们两块软糖。他出去了。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块诱人的软糖等啊等。终于有人熬不住,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  相似文献   

17.
讲故事的人     
从前有一个人,他那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常常讲故事给他们听。每天早晨他离开村子去别处,到傍晚才回来,他回来的时候,全村子的长工忙了一整天现在休息了,便都过来围着他对他说:“现在来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你今天看见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李浅予 《良师》2010,(9):24-25
那年他12岁,一天,他与叔叔从集市回来,无意中抬头,他突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一片乌云聚集在他们头顶,下雨时却没有一滴落在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9.
合上书,再合上书,再合一次,用力压住,怕有那些滚烫的话语溅出来。看到这样的书,让我有一种久违了的激动,好像重新回到了年少时夜夜拷打灵魂的理想年代。又好像有一个人正大声地把你要讲的话说出来,你很害怕,想去掩住他的嘴,但内心深处,却希望他说得越大声越好,最好让所有的人都听见,最好让所有的人都扬起小鞭子,抽出灵魂的小抽屉,把里面那些看起来冠冕堂皇、闻起来却恶臭不堪的思想鞭笞得死去活来,最后从内心深处扔将出去,永远不许它们再回来。  相似文献   

20.
“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回来不晓得叫一声,出去也不打个招呼。你问他,他是回答得越简单越好。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读三四年级时,学校里有什么事,你不问,他也都会同你说;现在,能不说的就尽量不说,除了没法不说的。哎———这孩子的嘴怎么撬得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