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教学实践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教育的功能对历史课程性质作了阐述,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特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这是国家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的概述,也是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基本方向。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凸显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是历史教师面临的难题。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种针对课程标准的培训和理论解读很多,但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则鲜有涉及,历史教师在实践中也觉得很茫然。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历史教师应尽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反映的是课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认定;教材则是阐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专用书籍,简单说,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教师是依据课程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所以,真正的、真实的历史教学在课堂。因此,无论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4.
贾顺成 《新疆教育》2012,(21):101-101
新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加强调课程的人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生活化等,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特长。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观点,采用恰当的方法,通过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解读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法、优化教学设计。为了使先进的课程理念与历史教学实践接轨,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种探究型课程实践中,如何挖掘、开发并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把学生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是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里,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无疑是值得我们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研究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一门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性理论学科。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历史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代替了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也进行了重新编排。这一系列变革都将对历史教学论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争鸣已久的的历史旧课程算是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定位,对历史教育教学的批评也开始聚焦新《课标》的解读,建议与展望。这种充满理想色彩的前瞻性行为的确代表了历史教育教学的美好未来,是新课程走向全面实践的舆论准备,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广大历史教师实现观念的突破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外,还需要课程实施内外系统的重新构建,这将是历史教育面临的一个机遇与挑战。笔者勰探讨和关注的是:现实的历史教学离新课程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编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取向、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观点和实施建议。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历史课程标准》,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活动课成为当前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总结概括了几种活动课教学模式,并归纳出几点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目标现在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并重转变,情感教育成为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的内涵,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引导有哪些主要途径呢?  相似文献   

14.
正从教书育人的意义上来说,在学生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素养教育无疑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都对"历史素养"给出了概念并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实施意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更是明确提出在升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新的内容标准,新的课程理念。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导致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衔接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6,(8):F0002-F0002
聂幼犁.男,汉族,1953年1月18日出生.祖籍湖南邵阳。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班.历史教学论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数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审查委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咨询专家。研究领域:教育测量与评价、历史教育目标与模式,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随着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活动课走进了学生中间。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给予了学生感受和认识历史的有趣活动环境,让历史课堂增添了活力,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活动课淡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党学宏 《甘肃教育》2014,(21):105-105
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迅速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课教学,它对历史课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多媒体的运用成为了一个重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分别简称“初中课标”“高中课标”),都把“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与“过程”目标搭配组合,构成中学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因此,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