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热电离现象是普遍的。本文根据力学原理得出正离子与原子、电子与原子碰撞而使原子电离的效率是不同的。应用正则系综理论导出了理想原子气体的电离几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相对论领域中,氢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几率变化规律和向外辐射出的高次谐波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氢原子电离几率大时的激光条件下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多。电离几率小时的激光条件辐射出的高次谐波少。  相似文献   

3.
在用变分法研究氦原子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过程中,放弃选用两个相同类氢原子基态波函数乘积作为氦原子基态尝试波函数的方法,而是选取三参数的尝试波函数对氦原子体系的非相对论基态能量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经典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氦原子及类氦离子的基态和激发态,以及碱金属、碱土族原子的修正值.并解决一系列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讨论实现Na原子双光子跃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根据微扰论导得双光子跃迁几率与激光场强四次方成正比,分析了提高跃迁几率、增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措施,确定了Na原子采取近4D能级双光子共振实验方向,解决实验中的相位匹配问题,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6年Scully等人首次研究了用超冷原子注入微波激射后,一种全新的诱导辐射Mazer便成了量子光学的研究热点.应用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在相干态下,研究了原子的布局几率.当原子运动从经典区域进入量子区域时,原子的布局几率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又计算了在热原子区域,原子布局的塌崩和恢复现象的恢复周期及超冷原子区域出现的共振反峰的共振时间.  相似文献   

7.
例 1 等 物 质 的 量 的 氢 气 和 氦 气 在 同 温 同 压 下 具有 相 同 的 A. 原子 数B. 体 积 C . 质 子 数D . 质 量 解 析 氢 气 是 双 原 子 分 子 , 氢 原 子 核 中 只 有 1个质 子 ,质 量 数 为 1;氦 气 是 单 原 子 分 子 ,氦 原 子 核 内 有2个 质 子 ,质 量 数 为 4。 两 者 物 质 的 量 相 同 ,其 质 子 数相 同 ,在 相 同 条 件 下 ,体 积 也 相 同 。 选 BC 。 例 2 b g 某 金 属 与 足 量 的 稀 硫 酸 反 应 , 生 成 该 金属 的三 价 正盐 和 ag 氢 气。 则 该金 属的 相 对原 …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驱动三阱系统中双原子的隧穿动力学。在高频近似下基于Floquet理论我们解析得到了共振情况下系统的准能量及Floquet态,并分析了Floquet态描述下原子处于各Fock的几率与外场驱动参数的关系,发现零准能量对应的Floquet态在一定的驱动参数下完全局域于单个Fock态,其相应参数下系统的时间演化展示了原子隧穿的相干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9.
不少师生认为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他们用原子电离的观点来解释光电效应:金属原子吸收照射光子的能量后,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当照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该金属原子在n=∞能级的能量时,金属原子发生电离,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即发生光电效应;反之,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经典系综模型研究了分子取向对氢分子非次序双电离的影响。在不同分子取向下,氢分子双电离率随分子轴和激光偏振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双电离电子相关动量谱在不同分子取向下具有相似性,双电离电子主要分布在第一、三象限,说明重碰撞在双电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背景,将玻尔理论及守恒思想 有机融入氦原子系统,通过氦原子对电子能量的吸收的选择性 探究,探究氦原子的能量分布的不连续性及分立能级的存在, 进而说明复杂原子内部分立能级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对原子团簇和原子的电离、光辐射现象和电子的时间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原子没有原子团簇容易电离,原子中电子的时间演化和原子团簇中电子的时间演化不同,光辐射频率也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了三能级λ型原子同双模圆极化激光偶极相互作用的问题.在偶极相互作用下,给出了Schr(?)dinger方程的精确解,得到了任意时刻原子处于某一能级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1.原子跃迁与电离的区别 原子跃迁的条件是hv—Em—En(m〉n),这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对于光子使原子电离,则不受此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类氢波函数计算了氦原子双激发态~1P~e中的N=2,3系列能谱,利用维里定理对计算结果给出了评估,并与Lipsky等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测出了迄今已知的原子间最长、作用力最弱的键. 据报道,研究人员先是让一束加压的超低温氦原子通过真空,形成一种两原子的"减光"分子.随后,科学家们又让这些"减光"分子通过极细的光栅,结果获得一个特殊的衍射图案.分析这个衍射图案后,他们计算出氦原子间的键的强度.测算结果发现,氦原子之间的键长达5.2纳米,能量约为一千万分之一电子伏,仅相当于氢原子间键强度的5000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运用LS耦合理论对氦原子1s2P3P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氦原子1s2P3P的倒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氢原子在超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几率和辐射的高次谐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相对论领域内激光参数(频率、强度、磁场、电场)对电离几率和高次谐波的影响的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经典三维系综模型,研究了超强线偏振激光作用下核间距对氢分子双电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分子双电离率随核间距变化。随着核间距的增大,氢分子双电离率先增大,后减小,在R=4a.u.时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经典三维系综模型,研究了超强线偏振激光作用下核间距对氢分子双电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分子双电离率随核间距变化。随着核间距的增大,氢分子双电离率先增大,后减小,在R=4a.u.时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