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理想是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不拘泥于"形似"、不"摹拟"自然,着力于事物内在神韵的把握和主观情怀的传达,构成了中国古典绘画"心理和谐"审美理想的整体结构.在西方看来,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加工完成这一精神飞跃,才能真正表达美的"形式和谐"的最高境界.但不论东方和西方,欧洲与中国,都把"和谐"作为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体系。就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而言,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在追求“写意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两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史以来就以中国人的审美艺术思维.表达心中美好的“写意精神”。并在绘画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形象性与意象性是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的精神实质.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其书写性特征又与绘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推上了重视笔墨趣味、不拘于形似超越形似的写意高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工画者多善书",表达对当时宫廷画家缺乏激情、只求形似、毫无意韵的绘画样式的不满,提倡一种快意书写、将书法用笔的气势与力度融合于绘画之中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吴道子艺术的赞美,赞赏一种书写性重要的文化意趣,也为后世的文人画家提供了从事绘画实践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绘画与书法用笔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合法性"基础,促进了唐代"水墨之变"局面的形成.随着用"笔"与用"墨"技巧的进一步融合,文人画笔墨范式与趣味基本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中的线是抽象化的主观语言,线的品格可以提高到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和意蕴表达.为了将中国画中的线的内涵和形式推向更高层次,人们应不被“形似”所囿,而应有意识地追求线性自身的主观表达因素,以线的抒情、写意、畅神来表达画家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境界,以提高中国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审美理想是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不拘泥于“形似”、不“摹拟”自然,着力于事物内在神韵的把握和主观情怀的传达.构成了中国古典绘画“心理和谐”审美理想的整体结构。在西方看来,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加工完成这一精神飞跃,才能真正表达美的“形式和谐”的最高境界。但不论东方和西方,欧洲与中国,都把“和谐”作为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艺术的造型观念是意象的 ,是作者把现实的物体怎样转化为心中所要表达的 ,并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创造。意象审美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在进行审美时采用的方式就是意象的 ,而不是写实的。在中国传统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意象审美对物进行观照的 ,意象审美牵涉的方面很广 ,绘画、诗歌、音乐、书法、建筑等都以意象审美为基础 ,各个领域在审美上又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对于绘画来说 ,书法与它的联系是最紧密的 ,书法线条的特殊性和更强调意象的审美含义 ,使绘画从书法中吸取了经验、技巧 ,在表达形式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笔意 ,把要表达的物象的意境表达得更加突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法则———意象审美进行学习 ,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在继承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艺术与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创作原则、意象造型、审美情趣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这就使得"线条"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变得尤其重要,因而由线条引申出来的笔法、笔墨,则成为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精粹所在.正由于这多种合力,才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线性结构独立品格和个性特征.不论是在中国绘画还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线条都以其独立的符号语言特性傲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吴颖媛 《文教资料》2010,(14):96-98
色彩对于工笔人物画而言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写意性”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最高标准。工笔人物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尚意”的审美要求影响下逐步发展成熟的。而中国画自古以来“随类赋彩”、“运墨而五色俱”等赋色观也决定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是一种意象色、主观心象之色:画家在用色时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色彩象征意义的影响.使其作品色彩带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因此,本文从“尚意”的审美观、“写意性”的赋色观和中国画色彩的象征意义三方面来探析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用色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绘画题跋的审美具体表现在文学性和绘画性两方面.二者在艺术创作中因画家个体的选择不同呈现出不同面貌,但审美本质是共通的.中国绘画与文学都是直指心性的,诗文绘画之间密切结合并行发展.诗文外化为画面题跋形式过程中传统的哲学美学观念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的绘画最初都是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西方绘画更多的是追求客观真实感,而我国的绘画除有严谨的客观造型外,在写意传神方面更为突出.在我国绘画史上,线描人物画就是最先成熟的一个画科.它以线作为最基本的物象造型,以笔墨直取,画家笔下的人物神态自然,生动概括,线条回旋有力,个性张扬、简洁概括而又变化无穷,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色的线描人物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形式上已开始摆脱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逐渐开始借鉴和融入中国画的以形写神、传神默照、自由潇洒的写意手法,中国油画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民族特色和风格。意象理论是在意象与意境,以及形与神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绘画美学体系,并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绘画和审美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提倡意象美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绘画美学传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意象油画是油画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表现形式或内容来说都有油画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美。意象油画的表现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比,更追求一种深邃的三维空间的创构,更具有"不求形似"但求"意到"的韵致,使其区别于其他油画艺术体系所表达的意境。这些特点是在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基础上才不断发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与中国画意象相近而又稍有区别的一种意境美。本文通过对意象油画意境美的探究,进而说明意象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更为迅速、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艺术追求“形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意象,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性特征体现在几方面;气韵的意象性,线的意象性、形的意象性、色彩的意象性、构图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书画一直非常重视骨法用笔,注重笔墨的艺术表现力与独立的审美意象,此三者始终贯穿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中。在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中,书法用笔不仅是绘画造型的手段,也是绘画形式、绘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绘画审美的重要对象。一个中国画家的书法造诣、对笔墨驾驭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绘画的内在价值和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绘画的意境之美和笔墨形式交互渗化的视觉美感互为依托.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它都用自身的造型、写意、表趣等审美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释放着自身的特有魅力,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彝族画家俄狄史卓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表达彝族的民情风俗习惯、自然感知与神话母题,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神话特性,显示了一位现代画家试图通过画笔复活自己远古民族神话传统的审美追求.因此,欣赏俄狄史卓这些充满自然声息和神话色调的绘画作品,是读者接受民族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具体到绘画艺术,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意境的生成等.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艺术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艺术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京派女作家是学界长期疏略的女性书写群体.她们以叙事性为本体,将小说的叙事艺术与中国抒情写意的文艺传统相结合,不仅“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而且融和了诗歌、绘画、音乐等的审美基因与表现技法,推呈出一批与京派男作家同中有异的抒情写意小说①.它们在意象、象征与意境的营造方面崭露出新颖的审美特征,堪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另一范式.女作家其他体式的优秀小说也常蕴含着抒情写意的诗化成分.  相似文献   

20.
空白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创造和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它所蕴蓄的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意境"也是中国画竭力追求的理想境界,意境的产生总是由"虚象"甚至"空白"来引发.所以,中国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往往视"空白"重于"实象",在"空白"中探寻"意境"的妙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