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曲结构,调式调性与声技法入手,对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前奏曲》的创作风格作探索。  相似文献   

2.
波兰音乐家肖邦是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他把前奏曲发展成为不附在任何乐曲之前的独立完整的钢琴音乐体裁,这标志着这一体裁发展的新阶段。从部分有典型特点的前奏曲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肖邦创作前奏曲的形式特点最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波兰音乐家肖邦是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他把前奏曲发展成为不附在任何乐曲之前的独立完整的钢琴音乐体裁,这标志着这一体裁发展的新阶段。从部分有典型特点的前奏曲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肖邦创作前奏曲的形式特点最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钢琴作品《#c小调前奏曲》的音乐主题是"钟声",音乐语言和音乐织体构成中出现大量连续不断的大和弦、三连音,要求熟练掌握、运用钢琴演奏技术演奏。  相似文献   

5.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的作品<#c小调前奏曲>是世界钢琴音乐中的精品.通过曲式和演奏手法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增进对俄罗斯音乐和俄罗斯钢琴学派演奏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易先玲 《文教资料》2009,(35):86-87
《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于肖邦流亡巴黎期间,此曲符合奏呜曲式材料特征和一定的结构特征,但却不符合奏鸣曲式普遍的调式特征。本文试从此曲的曲式和结构出发,详细分析此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舒伯特及其作品《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相关文献和学科类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对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进行梳理,对这首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和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对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具体乐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以及这部作品留给世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肖邦《f小调叙事曲(Op.52)》是其作品中曲式最为复杂和特殊的乐曲之一,文中通过对乐曲中不同程度体现的奏鸣、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分析,得出此曲是以奏鸣原则为主导,并兼具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多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这一结论,展现了作曲家为适应叙事曲体裁而在曲式方面所作的创造性构思。  相似文献   

11.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与创作特点三个方面,对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创作的二十一首圆舞曲中的《升C小调圆舞曲》(Op.64-2)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从中可以体会肖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舒伯特这首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a小调钢琴奏鸣曲》(Op.42)进行分析研究,这首曲子以其独创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成为舒伯特奏鸣曲中的精华之作。本文对《a小调钢琴奏鸣曲》(op.42)的第一乐章进行了曲式分析,对这首曲子的结构特征有了一个具体的分析接下来文章对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进行了一个大概的梳理,从旋律和和声的创作特点进行了一个分析。然后从在演奏这首曲子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个大概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肖邦钢琴作品《f小调第四叙事曲》是被公认四首叙事曲中最成熟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创新,更富诗意,也更雄伟。由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开始论述,由浅入深,通过对作者的简介,逐步进入到对叙事曲的了解,最后进入到对演奏方法的指导方面的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在其创作的众多体裁中,前奏曲这一重要体裁形式在其毕生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其代表作《a小调前奏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释与音乐本体的分析采展现其个性化的音乐风格,为探究其音乐作品中戏剧性因素的最初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19世纪德国音乐家舒曼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它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奋斗的意志,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革命和进步的愿望,把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手法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分为两集,24首,分别完成于1910年和1913年。从完成时间上看,这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后期作品,由于该阶段正处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最为成熟的阶段,所以能较好的反映出作曲家印象主义这一特有气质。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七首《西风所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布局、旋律形态、调性思维以及和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发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独特印象主义气质,总结出创作者的音乐创作思路,旨在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学习中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表现作曲家丰富的情感变化,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广泛地采用变和弦、附加音和弦和和弦外音,并通过大小调渗透、高度半音化、丰富的转调与离调及延迟解决,属七、属九、属十三和弦、副属和弦及副下属和弦的连锁进行与延迟解决、意外进行等,使音乐获得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表现作曲家丰富的情感变化,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广泛地采用变和弦、附加音和弦和和弦外音,并通过大小调渗透、高度半音化、丰富的转调与离调及延迟解决,属七、属九、属十三和弦、副属和弦及副下属和弦的连锁进行与延迟解决、意外进行等,使音乐获得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