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健身、御敌、竞技的人体文化形态被国人所熟知,禅武是需要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人文文化现象,注重内外兼修的修养方式,主张通过"悟"来达到最高武术境界,同时悟也是禅武修炼的共同手段,是禅武走上更高层次的共同途径,"禅"与"武"在共同的练与悟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少林武术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是禅拳一体,禅拳并传,以武悟禅,以禅导拳。  相似文献   

2.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明清以来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或少林寺的创建者印度僧人跋陀.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达摩、跋陀只是佛学高僧,并非武术高手;而佛学大师、少林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的武术高手稠禅法师才是少林寺最早出现的武僧和少林禅武合一第一人.稠禅在进入少林寺之前,一直生活在河南北部和河北中南部的寺院,在那里禅武双修,练就了一身功夫;主持少林寺后,他倡导禅武结合,从而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的渊源与佛学是不同的,少林武术不是“舶来品”,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的,是中华武术在宗教界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少林武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功夫”宣传误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少林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功夫”宣传误区有少林影视武打、被改编的套路武舞、少林基本功与绝技表演、散打等.并提出了凝练少林武术真“功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佛教禅宗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代,禅宗思想赋予少林武术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文化、武德、禅武合一、医学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有升降,禅宗思想慢慢转化为体育化、娱乐化、商业化,与以往的佛教教义相背离,但是,它适应了社会的大发展,并没有失去其精要,反而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说明佛教禅宗新思想的转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一起学武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间的校园暴力事件,阐述了少林武术文化的特征以及它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并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将一些"特暴力"的孩子送到少林武术学校习武,接受少林武术文化的熏陶;将少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培养学生重德、尚武、爱国的精神;将少林武术引入体育课,充实体育课堂,强健学生的身体;将少林武术作为护身符而学,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将少林武术文化引进农村高中校园,有利于减少农村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传播了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精华的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地区。佛教文化经历史文化的流传和发展,加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共生,逐渐转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少林文化中,少林武术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始终以朴实无华、内外兼修的特点,留存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在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流变特点更具代表性,文章以这一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少林武术“非遗”美学的生存现状,对少林武术审美空间的拓展问题展开系统思考。研究认为,生活节奏的加快、传播方式的保守、体育美学的规训及审美认知的偏差是造成少林武术审美空间萎缩的现实原因,新时代背景下少林武术审美空间拓展的具体策略有挖掘少林武术“慢哲学”的审美空间,创新少林武术“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建构少林武术“美哲学”的话语体系及形成“具象化”的审美空间。研究旨在为加强少林武术的保护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美学方面的智慧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少林武术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必要性开始分析,通过对汉语国际推广中少林武术文化传播方式的分析,研究了其因缘性及多元性,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如何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SWOT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传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把握机会、发挥优势、避免威胁、抑制劣势,更好地促进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1500多年来,少林寺因武术造诣之高而著名,因禅武合一的精神哲学而著名,更因一句"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高深莫测而著名。但这里的"著名"多是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现在少林寺依然著名,不同的是更多人开始了解,或者深入理解1500年积淀的少林文化。因为古寺不再藏深山,而是主动地融入商业化的浪潮,大声告诉世人我是谁?  相似文献   

11.
总体而言,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关系融洽,唐代与明代尤甚。这促进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展。而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清代少林寺与官府若即若离,则影响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发展。少林寺与封建王朝时亲时疏,但亲密期远远长于疏远期。二者关系亲密时,少林寺与少林武术会加速发展;反之,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则渐趋衰微。少林寺与封建王朝关系的亲疏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的晴雨表,也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2.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其倡导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不道之道、无修之修"等理念对中国的少林武术和日本的武士道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二者对禅宗的理解各有侧重,结果也不尽相同。少林讲求禅武合一,重视武德;武士道则强调生死如一,重视武技。本文对此试做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代少林武术成熟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我国武术流派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具备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基础。关于少林武术的传说早在唐以前就有,但其真正成熟的年代拳却是在明朝中晚期,本文通过对明朝政治、经济和思想体系,以及少林武术自身所具备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析少林武术在明代成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少林武术及陈式太极拳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其价值功用,找出少林武术及陈氏太极拳在传承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河南省在保护、传承及发展这两项优秀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时有效的、积极的做法,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能为河南甚至全国其他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少林武术的特点和内容,分析了将少林武术引入军警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调查搜集资料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明确河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构建起中原少林武术文化的双语推广框架,针对如何实现在双语模式下对外推广的可能途径这一具体问题,做出尝试性的探索。本文试图建立一个针对于中原少林武校文化课学习中的双语模式培养方案,引起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7.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中原功夫文化让中原出彩,少林与太极已成为我省对外宣传与交流的亮丽名片,武术文化既绵延传统,又体现民族文化价值,更应挖掘中原武术文化潜在功能价值,助力健康中原建设。河南武术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和优化市场配置资源,让更多服务供给主体参与进来,精准对接供给侧与供需侧,创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品牌特色,在全球文化语境下更好地彰显中原功夫文化的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少林武术为研究对象,在近代社会背景下,对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研。研究结果表明,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社会不仅人才辈出,且传播广泛,遍布全世界;而影响南少林武术在近代发展的因素不但包括斗争的需要,还有社会各界的倡导。  相似文献   

19.
倡议协调发展竞技武术与健身武术。认为两年一度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发展方向应具备健身娱乐、宣传教育、整合社群和社会集体意识及促进武术产业发展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武术的成熟期,也是武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这一时期,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具体记载,少林武术也在此时声名大震,各种拳术器械相继出现,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