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科 《新闻爱好者》2010,(5):158-159
儿童文学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文学门类,它的创作与作者所拥有的"情"、"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情"是指对儿童的热爱之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创作激情,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理"是指儿童文学的作者应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应拥有科学的文学理论素养,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路标。"情"与"理"的有机融合是儿童文学创作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与中国现代启蒙思潮紧密关联。本文梳理了20世纪初期儿童观的发现和确立的曲折历程,阐述了儿童本位价值观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及在儿童本位价值观影响下的儿童文学创作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4.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5.
刘彩珍 《中国出版》2014,(17):59-61
五四时期,以周作人倡导的儿童本位论和以文学研究会推动的儿童文学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新的篇章。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过持续多年的战乱,使得接续儿童文学运动倡导的“为儿童而艺术”宗旨的报刊非常有限。就在这场现代儿童文学运动迫切需要复活成果的关键时刻,上海《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组织了一批深受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洗礼的编辑群体,在儿童文学的创作、翻译、理论等多个方面回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并逐步成长为抗战胜利后推进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报刊。  相似文献   

6.
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国际儿童文学格林奖的首位华人获得者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原理》引言中说:"虽然西方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要比东方早,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比东方丰厚,但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东方的起步却并不比西方晚……中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既不晚于西欧也不晚于日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7.
眉睫 《出版广角》2013,(10):55-57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教授在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总序中说道:开放的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世界需要认识中国。别具特色的现代性中国儿童文学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不同肤色的儿童也需要认识和感染中国儿童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编、出版、推广集合了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当今中国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已经完  相似文献   

8.
在影视盛行的当下,儿童文学以内容资源形式进入儿童电影实现其跨媒介传播.儿童文学的影视之旅,不仅有效拓展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通过改编的方式,使中国儿童电影创作获得"源头活水".本研究通过对儿童文学影视之旅历程的回顾,探析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问题,以期更好促进儿童文学的多元传播,探寻到儿童电影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李慧 《出版参考》2010,(6):21-23
作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线作家之一,梅子涵的儿童文学之路开始于1979年,距今已有三十又一载。从《马老师喜欢的》到《老丹们的浪漫故事》《警察游戏》,从《女儿的故事》到《儿子哥们》《戴小桥系列》,从《李拉尔系列》到《星期六童话》《晚上的浩浩荡荡》,从《树叶与小鸟》到这两年刊载于报刊杂志的短篇如《麻雀》《侦察鬼》《妹妹》等,从《浪漫简历》到《阅读儿童文学》《相信童话》,从《儿童小说叙事式论》到《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他一直认真地拓展这条属于他的道路,把它隆重地延展到儿童的生命与呼吸问,隆重地延展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陈伯吹是一位最纯粹的文学家,在他92年的生涯中,从事儿童文学创作70余年,把一生都献给了儿童文学,不仅是儿童文苑里一位默默耕耘的园丁,还是近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见证人。《陈伯吹评传》历史地记录了陈伯吹与儿童文学关系的全过程,又从艺术审美的角度、高度评传了陈伯吹先生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以及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陈伯吹评传》完成于陈伯吹先生逝世的两周年祭日,出版于四周年之际,表达了著者对陈伯吹先生的永久敬仰与怀念。《陈伯吹评传》以陈伯吹的人生旅历为经,以其在不同时期的儿童文学活动及其取…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读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由金近先生负责筹备,联合创办了这份面向全国少年儿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十余年间,儿童读物呈现出从知识读物为主到儿童文学读物为主与儿童网游文学图书迅速发展的两大格局之变。媒介的力量将新生的儿童网游文学样式推向前台。这些图书配合儿童网络游戏出现,并能瞬间吸引儿童的注意。基于媒介力量的推动,对儿童文学创作生态格局作出预判:媒介整合效应将逐步模糊童书业边界,最终从多媒体运作走向媒介融合,综合性的文化创意企业将成为整合童书传媒的核心价值载体。这一变革将使儿童网游文学图书成为绕不开的创作源。儿童网游文学以其兼具的依附性与再造性带来了儿童文学创作面貌与性质的变革,文学的独立性日渐消弭。儿童文学创作亟待突破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边界,形成儿童文学化读物多面开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儿童作家孙幼军的童话作品《小布头奇遇记》多媒体童话剧日前在北京建组,童话剧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改编,运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表演,边讲边演。2013年"六一"儿童节起,每周六日上午在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与小观众见面。孙幼军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儿童文学泰斗级作家,一生坚持儿童文学创作,到晚年仍笔耕不辍。他创作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性"是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核心内驱力.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化进程中,对"儿童性"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关系密不可分,彼此推动,彼此促进.创作与出版的实践表明:创作与出版在"儿童性"上的深度融合,是确保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产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出版广角》2013,(1):64-73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作者:高洪波等编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8月上榜理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经典影响人类,必然是从儿童开始的。阅读经典能够让心灵获得与智者甚至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使心灵具备强大、细腻、宽容等优秀品质。儿童文学经典作为儿童文学领域传播高尚价值观的载体,无疑也有这样的功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挖掘新疆本土出版资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新美新电社)策划并出版了一套儿童文学原创作品——《雪莲花原创丛书》。这套由新疆儿童文学研究会创作的丛书,深刻表现了儿童心灵世界的单纯与智慧,出版后深得儿童读者的喜爱。一、《雪莲花原创丛书》的出版艺术特色《雪莲花原创丛书》的读者定位为3~6岁低幼儿童,目前已出版有《面包店里的故事》《皇帝的狗》《自作聪明的花  相似文献   

17.
王筱竹 《中国出版》2012,(13):48-50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能较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故事与动画有极为相似的本质特征,因而被广泛用作动画电影剧作题材。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故事《小王子》发行70年,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小王子》热销现象,分析童话故事与动画电影剧作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童话故事对动画电影剧作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君成 《出版广角》2013,(21):50-54
2013年10月,创刊于1963年的《儿童文学》杂志,迎来了50周年生日,而这次生日的庆祝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儿童文学》杂志携著名作家金波、曹文轩、张之路、夏有志、金本、关登瀛、翌平、张国龙等走进北大附中,用倡导"纯净阅读"理念的新形式来为自己庆生。说到《儿童文学》,有个名字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徐德霞。自1978年开始在《儿童文学》杂志做编辑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接手销量严重下滑的《儿童文学》,并带其走出低谷,她与《儿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作为商务印书馆的馆办杂志,用史料忠实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论争,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所占比重等问题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早在几年前儿童文学创作圈内便有了"迎合"市场的倾向,当时儿童文学家.批评家樊发稼就撰文表示,当下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中,有迎合市场的倾向,孩子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但这些作品思想性往往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迎合"与"引领"的争论开始逐步展开,一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写出他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一方认为应该用优秀的纯真的儿童文学去引导孩子们阅读.在4月举办的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相关人士对此纷纷发表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