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团风方言的入声是以 2 1 3的调值形成的一个调类。在团风方言中 ,中古入声字 80 %以上念入声 ,近 2 0 %出现归类异变即派入其他五声或存在涉及声调的异读。这些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内因有浊音清化等 ,而外因则主要是不同时期武汉方言的影响。文中对各类中古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大致时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对团风方言中并非来自中古入声的入声字亦进行了讨论 ,认为团风方言入声的范围受权威方言的影响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2.
济源方言是豫北晋语的代表性方言,语音特征是有入声。本文通过方言田野调查,归纳济源方言的语音系统,记录古入声字在济源方言中的读音,可以看出济源方言有入声韵和入声调,入声韵排列整齐;560个现在还在使用的中古入声字中,近60%在济源方音中还读入声,还读入声的字中,古清声母、古次浊声母字占多数;还读入声的字中,约有三分之一可以两读,两读现象说明济源方言入声处于发展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3.
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喉塞尾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声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韵尾的演变为始,进一步带动声调的变化.喉塞尾阶段是大多数方言入声消失的前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喉塞尾逐步弱化,音节时长逐渐变长;第二阶段喉塞尾完全脱落,时长上的舒促对立消失,但还保留入声调类,入声调值不变;第三阶段入声并入其他调类,最终消失.目前,南京方言整体上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同时个别入声音节已归入舒声调类,这是语音自身演变和普通话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修武方言属于晋语获济小片,修武方言保留了入声韵和入声调;调查古入声字在修武方言中的读音,可以看出近三分之二的古入声字在修武方音中还保留入声,保留入声的字中,古清声母字占多数.  相似文献   

5.
从调类、调值、韵母等角度对下花园入声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对比了下花园入声与太原入声以及下花园青老年入声的差异。结果表明,下花园入声的发展趋势是逐渐舒化的;与入声保留相对完整的太原入声不同,下花园入声字舒化现象较多,说明入声的淡化与消失呈包围状,即入声的消失是由边缘地带依次向中心地带进行的;青老年入声的差异说明入声的消失在青年人身上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孟州地处豫北地区,位于中原官话和晋语的交接地带。目前学界认为孟州方言中没有入声,而本文认为这一提法有待商榷,实质上在孟州方言中保留有独立的入声调类。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孟州方言和晋语邯新片的入声的演变方式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属西南官话的贵州都匀方言保存了中古入声调类,但塞音韵尾已消失,调值已舒化。都匀方言入声的分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西南官话"入声归阳"的规律不同。有一些入声字已经完全归入阴平、上声、去声三调,还有部分入声字有入声和非入声两读。另外有少数舒声字有入声化现象,与上古汉语长入字在都匀方言中的遗留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5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在二字组中,入声在阴平、阳平和入声后时,由24变为33。入声在单字调中的消失和连读中的变调表明了入声在失掉塞音韵尾后将逐渐并入其他调类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11.
入声字是上古音在方言中的遗留。作对《方言调查字表》中入声字的分派情况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总结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分派规律,通过研究,发现《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字没有现在普通话中属鼻韵母的字等。此项研究对于掌握普通话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要讨论如下几个问厢:1、海南闽语有多少种调类;2、它们的调值情况怎样;3、各声调的地理分布。作者通过第一手的调查材料,详细讨论了上述三个问题,对海南闽语声调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运用调查、比较并结合现代化语音测试方法对通化方言进行了研究探讨,简要地解释和说明通化方言声调发展和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者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益阳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差异较大,注意调形变化和音高高度,解决调值偏低和调形变化不明显的问题,是益阳人学普通话要特别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优选论的框架内采用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对烟台话三字组连读变调现象作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运用在分析类似烟台方言三字组变调的语言现象中比否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更简单,而且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会宁话属中原官话陇中片,单读平声不分阴阳,连读部分地区分阴阳。本文描写了甘肃会宁方言的语音特点,详尽地分析了古平声和古入声在甘肃会宁方言中的演变,初步探讨了其演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方言的调类与古调类相比也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无浊声;与普通话调类相比,其平声不分阳阴。在连续变调时较突出的是,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由高平调度为降调。  相似文献   

19.
全浊清化和入声消失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全浊声母擦音先清化,全浊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先以平仄为条件发生送气和不送气的分化,然后再清化。入声消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入声→p、t、k尾失落→保留喉塞尾→浊入归阳平→次浊入归入舒声、清入独成一类→并入舒声。全浊入声变舒声当在平声依声母的清浊发生送气和不送气分化之后,次浊入声变去声当在阴去、阳去合并之前,清入声的演变是最后进行的,先经历了一个独立调类的阶段,然后归入舒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