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狭义的课程意识,即指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其主要包含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一线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生成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作了界定,对课程设计思路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步规范,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课程制度保障,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课程意识具体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几个方面。注重和提升初中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助于促进他们在心理课堂中灵活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校本化特色内容,实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已经建立起初步的、朦胧的课程意识,具体表现为教师们已经从单纯地关注"怎么教"逐步转向综合性地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评价"。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课程意识,但绝大部分教师对课程意识的内涵、价值、要素等的认识不够清晰,不能自觉  相似文献   

4.
王斌 《教师》2011,(21):22-23
教师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以口语表达为主,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所作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即说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它是近年来幼儿园普遍用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实现全面提高园所教育教  相似文献   

5.
设置一门课程首先要圆满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课程目标)?这门课程要让学生学些什么(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如何呈现给学生(教材设计)?怎样组织教学活动才能达到目的(教学过程)?请看下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与方式(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样教和学)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践行"课时课程"是学科课程改革行之高效的途径。将每一个课时的授课视为课程来建构,其课程观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它强调课程建构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上。"课时课程"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对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才发现太多教师的课程意识是缺位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忠实执行者"层面的居多,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语文教师"课时课程"的价值追求在哪里?如何有效践行"课时课程"?本文尝试做一些探讨,并呈现一些践行"课时课程"的做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数学教学置于课程视域下,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诸多问题进行思考。课程视野下的教学整合可采用"学科+"的方式,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推进。基于课程视野,立足知识整体开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助我定向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9.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10.
课程意识主要是指教师教什么的意识与怎样教的意识。当前多数高校历史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为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学校应建立促进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生成和转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应对教学决策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树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课前的预设,在备课中思考得更多的是"我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而很少问自己:我为什么确定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么教?这样教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听课也只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体现不足。  相似文献   

12.
部编版新教材双线组元的结构与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视野,并有课程建构的意识.教学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整合教学资源,确定每一篇课文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教,要注重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目标统整,既看到内容主题的显性线索,又兼顾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了什么又学了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正是这些历史教学中的“元问题”阻碍着历史教改。笔者侍十年教学,有所恍然,在此不惮同仁哂语,试作臆解。1.为什么要学?第一堂课的话题,概不离此,不少教师敏于行讷于言,知其重要而不知所以...  相似文献   

14.
肖川 《宁夏教育》2006,(1):41-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尤其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  相似文献   

15.
高效的课堂教学,前提是学科的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从现在各种课堂模式的实践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能解决我要“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问题。新的课标课程在我省实施六年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自己对教学设计问题的一些思考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尤其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  相似文献   

17.
数学科的特点是抽象、难理解,教师感觉数学很难教,学生感觉数学特难学,这一问题已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数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很多教师终日辛勤耕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学生的成绩依然没有提高,相反厌学的学生却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将每一个课时的授课视为课程来建构,其课程观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这种课程笔者姑且借古德莱德对课程实施层次划分之名谓之"运作课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拙文用意,强调课程建构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上,下文改称为"课时课程"。课时课程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在哪个时段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提出几种课时课程建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期,《今日教育》对校长课程领导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尤其谈到了课程意识的重要性。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它要回答什么课程最有价值、什么内容构成课程等问题,它决定了教学的价值方向。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的组织自然也就不同。今天的优秀教师,再也不仅是忠实地教授规定内容的教师,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师。教师课程意识,正是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使用新教材,怎样才算得上一堂好课?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应从数学教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出发,寻找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具体地说,就是从“为什么而教?”“怎样教?”“怎样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得如何,学得如何?”等方面去评价一堂课。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有它特定的行业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得出如下的评课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