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移动阅读:图书馆促进社会阅读的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自强 《现代情报》2012,32(3):148-149,162
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移动阅读为图书馆促进社会阅读带来了机遇。本文阐述了移动阅读的概念、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图书馆应发挥资源优势、设备技术优势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积极开展移动阅读服务,为构建全民阅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移动阅读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叶  王跃虎 《现代情报》2017,37(1):112-115
以2014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和近几年掌阅、网易云阅读、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应用客户端以及上海、湖南、湖北、江苏等省市的阅读调查报告为依据,介绍了我国移动阅读的现状。结合近来的移动阅读监测分析数据,探讨了拓展移动阅读应用客户端市场、提升用户付费意愿、整合资源适应多元化需求等发展策略,以期探索移动阅读推广的新模式,推广我国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主体是移动阅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阅读主体的人口特征对移动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生源地、消费水平等人口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移动阅读产业宏观环境的分析,结合移动阅读平台的概况,探讨移动阅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以阅读效果为导向的阅读引导模式,提高学术期刊微信内容传播质量。【方法】基于认知理论对学术移动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以具代表性的11个高微信传播力中文科技期刊公众号的278篇原创性推文为例,分析其阅读引导策略及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构建以阅读效果为导向的移动阅读引导模式。【结果】具有良好阅读效果的学术移动阅读涉及具体阅读目标确立、重要内容注意加工和情境模型建构等主要认知环节,样本期刊尚未形成相应的阅读引导策略。可构建包含目标引导、视觉引导和要义引导的阅读引导模式,提升科研读者的学术移动阅读效果。【结论】改变学术传播理念,从追求阅读量转向提升阅读效果,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移动传播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普阅读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更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无限力量。青少年是科普读物的重点阅读群体,所以,开展科普阅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例,通过七个阅读指导环节":身边模范激兴趣、观察封面知底细、通读目录解大意、细读栏目明内容、阅读笔记聚知识、好书推荐博众长、名人名言立雄志"来阐述如何加强科普阅读指导,切实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王冉 《情报探索》2014,(4):88-91
简述了移动阅读的优势,指出了目前制约移动阅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研发成本、资源获取和读者阅读习惯。介绍了HTML5技术,并阐明其在多媒体支持、语义网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HTML5技术对解决移动阅读发展制约因素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徐鹏  赵清华  徐磊 《情报探索》2012,(11):107-110
叙述了近年来电子书移动阅读的发展状况和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电子书移动阅读服务的因素,预测了面向移动阅读的电子书服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数字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的主要方式,移动阅读尤其更受欢迎,但从整体来看用户付费阅读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因此,从付费角度探究移动阅读APP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过程]首先,对移动阅读付费、知识付费以及内容付费等概念进行辨析;然后,试用了5种移动阅读APP:掌阅、QQ阅读、咪咕阅读、书旗小说、百度阅读,从付费形式、优惠活动、支付方式3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其付费模式,以便探寻付费阅读比率不高的原因。[结果/结论]最后,提出了移动阅读APP付费模式优化的建议:付费方式多元化;完善付费模式评价反馈机制;宣传与推广优质书籍付费阅读以及开发高质量的付费阅读产品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移动阅读概念和现状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了移动阅读的发展速度和内容选择,以及电子阅读器发展前景、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的类型等等,随着网络和阅读终端的发展,移动阅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界定产业化发展环境下电子书及其移动阅读概念,总结移动阅读终端的形态特征和发展定位,从阅读内容、阅读场所、阅读时间、阅读习惯4个方面分析移动阅读的用户阅读行为,探讨电子书移动阅读形态对用户服务的影响,认为移动阅读形态下的用户服务模式具有多元化服务、门户化服务、经济化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移动电子阅读作了介绍,并阐述了移动电子阅读的优点和弊端,指出电子移动阅读在方便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3.
白桦 《世界发明》2010,(11):36-38
在圈内电子阅读器市场上,“南金蟾”颇负盛名。从移动数字阅读资源、移动阅读设备、移动阅读应用,到移动数字经营等完整的产业链整合,10年时间,金蟾一直致力于先进的移动数字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4.
花建军 《情报探索》2009,(4):110-111
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设青少年读者阅读指导课的必要性,阐述了开设阅读指导课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提出了做好青少年读者阅读指导的对策及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张进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01-101
图书馆接待读者人数下降,移动阅读不但融合了传统纸媒体的书写和互联网的交互,还包括了无线的基本特征,成为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外部因素为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实行提供了成熟契机,内部因素则提供了实行的基础。基于对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的分析,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开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读者碎片时间移动阅读的特点,提出图书馆应加强读者碎片时间的移动阅读服务,做好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接入方式,加强馆员与读者的微博交流,做好读者个性化的阅读导航与定位,提升读者移动信息素养,做好移动阅读技术支持,建立多种类型的阅读资源库。  相似文献   

17.
姜莉莉 《现代情报》2016,36(2):125-128
本文简要分析了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及其主要的开展模式,并对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状况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各图书馆中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的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对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情况。本文认为国内图书馆在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应用模式,移动阅读服务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还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宇  魏太亮  廖思琴 《现代情报》2015,35(10):161-164
高校图书馆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是面向读者进行资源推荐。本文结合资源推荐和移动阅读,提出一种基于移动阅读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推荐方案,本文研究方法是根据用户群体自然属性和学习科研进度进行建模,结合资源类型,针对目标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并利用二维码图片的形式将资源访问地址提供给读者,旨在利用手机阅读的快速性、及时性和方便性提升资源推荐力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学术期刊应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重视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结合。本文研究了学术期刊传播中浅阅读必要元素的选择、浅阅读内容的编辑,以及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对接实现等,提出期刊要善于利用微博、期刊移动app阅读器和微信公众平台架设起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信息推送平台,以达到促进读者阅读的效果,提高期刊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移动互联背景下大学生阅读特征,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困境,并将两者结合,提出了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