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世保 《中国德育》2005,(12):30-31
一、责任感的心理学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责任感都属于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品质。教育者要在青少年尚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时候,就让他们意识到: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品质;勇于承担责任是任何人从平凡走向优秀的第一步。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兴衰、存亡与其成员的责任感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莫不如是。近年来,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纷纷开辟专栏供大众讨论。笔者认为,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
现象一: 早读课,教室门口散落了一堆垃圾。第一个学生进门时愣了一下,随即跨了过去。第二个学生看了一眼,说:“谁那么缺德。”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有些男生大大咧咧地踩着垃圾进门,有些女生则绕道走后门,有些人干脆装作没看见。查卫生的来了,立即扣分并要求打扫。一位班干部站起来:“这是谁干的,害得我们班扣分。”“一定是值日生偷懒。”“好像是某某,他昨天最后一个走的。”“谁干的谁扫。”七嘴八舌就是没  相似文献   

4.
目前,青少年责任感的淡漠越来越令人担忧,已成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想就此作些探究。一、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对社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遵循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责任动力机制、责任心理机制和责任能力机制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生成机制。明确的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主体性的教育方法、务实有效的社会实践、科学的社会责任培养制度、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个人来讲,责任感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古今中外,凡对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品、性格、心理,与其责任感分不开,责任感会陪伴一个人的终生。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责任感反映其国民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亲历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通过自律的成长、榜样的激励、学长的示范、认知的升华,激发出青少年强烈的使命担当,是一堂生动的、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课。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应该是具有体验感的教育、危机感的教育、担当感的教育、认同感的教育、使命感的教育,构成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时代内涵。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着眼点是立德树人,切入点是认知明理,着力点是情感态度,落脚点是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8.
责任感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它对于青少年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乃至合格公民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对责任感培养重视不够,加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一些消极影响,使得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感不强。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应积极努力切实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责任感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它对于青少年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乃至合格公民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学校德育长期以来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对责任感培养重视不够,加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一些消极影响,使得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感不强.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应积极努力切实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责任感的内涵、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在概念界定、结构划分、研究范围的界定及研究方法的选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全面评述我国青少年责任感的研究状况,以期深化青少年责任感培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幼儿摔倒后,其它幼儿不仅不扶,反而哈哈大笑;在活动区玩完后,积木、玩具乱七八糟;对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当教师布置给幼儿一些任务,如带废旧材料等时,没带的幼儿通常会说“我妈妈忘给我带了。”等等。上述种种现象均说明现代的幼儿缺乏责任意识.没有责任行为。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已成为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规范、承担责任和旅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相似文献   

13.
黎晓娜 《教师》2019,(5):57-58
目的:为探索青少年责任感与坚毅个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由Duckworth等人编制的简明坚毅自陈量表(12-item scale)和大五人格研究的责任感维度对某市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女生的坚毅个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0.05);父亲健在的青少年的坚毅个性水平显著高于父亲不健在的青少年水平的坚毅水平(P<0.05);青少年责任感与坚毅个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81);青少年责任感对坚毅个性有14.5%的预测效应。结论:青少年责任感是坚毅个性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屡有发生,一次次震动并震撼了社会。情感缺失引发的不良情感体验以及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刘世保 《中国德育》2005,(11):22-23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人有了责任感时,会将有关道德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联系起来。当符合要求地完成了任务时,就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产生内疚感、过失感或表示歉意。责任感的缺乏将是个人道德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6,(35)
我们要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首先要明确把握其内涵。目前,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有多种理解,我们认为应该从道德教育、历史发展、心理情感动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等几个维度来把握和界定其内涵,这对我们做好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探讨和德育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行为的统一。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有必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实施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行为。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体分别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构成有机整体。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配合,提升路径包括学校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家庭以契约形式组织日常生活,社会支持培养活动并开展家校与社区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青少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意识。学校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并将其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青少年的思想需求和实际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对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19.
责任感是人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只会坐享其成,缺少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责任感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是一种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美好而履行各种义务的生命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生命责任感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时代影响因素,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这几年,我国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生命是一种存在,但当今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