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遇到了一位仙翁。书生向仙翁祈求帮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看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叫书生拾起黄金变卖为生。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恭恭敬敬地交还给仙翁,说: “这块黄金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迂到了一位仙翁。书生向仙翁祈求邦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着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示意他拾起黄金变卖为生。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上前交还给仙翁,说:“这个黄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头”。故事到此结束了。至于书生有没有得到仙翁的手指头,仙翁肯不肯以及如何授予他“点石成金”的本领,故事都没有细说,凭各人去想象吧。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位书生家境中道败落,只好沿街乞讨。书生在乞讨路上偶遇一位白发长者(实乃一神仙),便祈求仙翁帮助,仙翁欣然应诺。让书生看着路上的石块,然后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即刻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仙翁让书生捡起金子,用以养家糊口。书生捡起金子,毕恭毕敬地交给仙翁,而后说:“这些金子我不要,我只要你这个手指头。”书生没有被眼前的金子所迷惑,满足于吃“现成饭”,他很明智地提出要仙翁的那个“手指头”。因为他懂得只有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点石成金”的方法,他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相似文献   

4.
下午,老师读了一则寓言,叫做《点石成金》。说的是古时有个书生,家境贫穷,只好沿街讨饭。有一天,他遇到一个仙翁,便请求他邦助,  相似文献   

5.
语言王国举行了一次盛大酒宴。舒服应邀来参加酒宴,刚进门,一个陌生人便走上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舒服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弄糊涂了:“你,你是谁?”那人连忙说:“啊,对了,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上一次在大街上,我听有人叫你的名字,跟我的一样,正准备上前相认,但一辆汽车过后,就看不见你了。”舒服半信半疑:“把你的名字写给我看看好吗?”直到这时,那人还紧紧握住舒服的手。他将舒服一把拉到一边,随手拾起一块碎瓦片,在地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他的名字———疏忽。舒服一看:“啊,原来是你。你叫疏忽,而我叫舒服。”说着…  相似文献   

6.
边芹 《学习之友》2014,(11):53-53
我年轻时,一直被灌输这样的思想:近200年的中西对立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错,从清末到毛泽东时代,是我们锁国、对抗,与人为敌,以致贫穷落后。这种逻辑好像一个流氓看中书生的家产,找碴儿一拳把他打翻在地,打家劫舍后还丢下话:谁叫你不爱搭理我。  相似文献   

7.
文虫:酸辣书生在吗?咦,您怎么改名啦?酸辣先生:来啦来啦,既然教你们作文,那我就是老师啦。古时候先生就有老师的含义,你们也可以直接叫我先生。文虫:好吧,那以后就亲切地叫先生啦。发布一个好消息,经您的指点,我的作文在班上当范文朗读了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神仙被一个穷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下凡点石成金相赠。但是,这个书生不要黄金,却对神仙说:“我要您的手指!”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很明显的——点石成金的方法比黄金更重  相似文献   

9.
1995年7月的一天中午,那是一个让我永远也没法忘记的时刻。在深圳打工的我背着5000元准备去银行存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中年人擦着我的肩膀超过我时,一大叠捆得好好的百元大钞从他身上落在地上。几乎与此同时,我身后一个瘦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将钱拾起,叫着那中年人。中年人仿佛并未听见,只顾往前走,于是瘦子回头,提出要与我平分这意外的“钱财”。  相似文献   

10.
跳与跃     
从前,有一个书生,背着一捆书到郊外春游,遇到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不知如何过去?忽然看到岸那边有个放牛的小孩。便高声地叫道:「喂,小朋友,这个河怎么过去啊?」小  相似文献   

11.
那天,我去火车站送朋友。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看到一个大男孩蹲在那里,一脸痛苦的表情。男孩面前有一个小石块,石块下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两行字:本人是一名大学生,钱包被人偷走,渴望好心人能资助我回家,定当加倍酬谢。  相似文献   

12.
交友信箱     
大家好!我叫吕振,笔名严岩,绰号:圣笔书生。我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我特别特别喜欢写作,还有两个超级好友,一个叫杜洪森,笔名:严峰,绰号:圣笔侠客,另一个叫丛朋,笔名:严峻,绰号:圣笔战士。我们3个在班里号称“三剑客”,我们即将出一本书。交笔友男女我还真的不在意。来信请寄:七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春笋》一课,引导学生品读“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深入地理解“一个一个”,我安排了表演阅读: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书生.为了写一篇文章。急得抓耳挠腮。他的妻子问:“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书生苦笑着答:“你生孩子时,孩子已在肚子里了,而我现在是腹中空空啊!”很多同学,也像这位书生一样.常常对着作文题发愁:“写什么呢?真没什么好写的!”脑袋空空如也,作文何其难也!因此,善于积累写作素材。显得不是一般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一天下午,我的同学胡某(18岁)带表弟王某(13岁)在集市上闲逛,发现一头母猪在街边躺卧。胡某便对王某说:“去逗逗它。”王某便拾起一石块向母猪砸去。母猪被砸中后跃起往前猛冲。这时60岁老太太高某正在街上行走,见母猪向她冲来便住街边急闪,将街边一陶瓷摊撞翻,损失价值1000元陶瓷。  相似文献   

16.
成成 《内蒙古教育》2005,(12):45-45
上大学了,仍然无法拒绝那排山倒海的考试和作业。我们绝望而疲惫地倒在课桌上,有气无力地应付着。这是我人生的“黄金时期”,一个叫“厌学”的名词把我囚禁在无聊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教学随笔》2007,(11):42-42
一句话可以影响人一生,我是有切身体验的。 二十几年前,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一天,我跟随父母到舅舅家做客。由于调皮好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们来到池塘边玩起了“打水漂”比赛。它的玩法就是用一块薄石块,用力往水面上一掷,石块就能贴着水面向前滑行,谁的石块在水面上滑行的最远,谁就是赢家。看着一个个石块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样子,我们异常兴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解读魏书生     
陈自鹏 《教育》2006,(6):56-57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是个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作教师的若不知道魏书生,那叫孤陋寡闻。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做一个测验。”专家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的石块,把它们一一放进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在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们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满。”一位学生应道。“很好!”学者伸手从桌子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地倒进玻璃瓶。…  相似文献   

20.
做了就知道     
垃圾桶里的一只沙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只有巴掌大小,穿一件鲜艳的花衣裳,湿淋淋的,满腹委屈的样子。我不由问旁边的孩子们:"谁把沙包扔到垃圾桶里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沙包是徐文豪的。徐文豪正满头大汗地站在饮水机前喝水,我过去问他:"蛮好看的一只沙包,你怎么扔了?""刚才玩的时候,被我一不小心扔到水池里去了。""晒一晒不就干了吗?"他却满不在乎地回答:"不要了,回家叫我妈妈重做一个呗。"我拾起垃圾桶里的沙包,沉思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