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无论哪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差生。如果对待差生热情而不冷淡,亲切而不疏远,帮助而不嫌弃,那么很多差生就会转变自己的不良心境,形成良好的心态,逐步转好。  相似文献   

2.
班级中的“差生”常被人歧视,这类学生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快之”。然而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国民总体素质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怎样去做好差生的工作?怎样才能使他们完全转化呢?  相似文献   

3.
4.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除部分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均呈现优秀之外,大部分学生处于中间状态,差生虽然只占全班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对整个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是造成教学效果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维护差生的自尊心,排除心理障碍自尊心是一个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本能心理反应,不能随便受到伤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各种环境的共同影响,少年儿童的自尊心也不断增强。差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品德低劣、不良言行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训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对教学事业的热爱,而教学事业的主体是学生,热爱教学事业,必须先热爱学生。我国教育事业,针对学生,一直提倡教师一视同仁,不放弃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而产生的情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并对自身产生影响。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虚心接受教学,努力学好知识。  相似文献   

6.
7.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囚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尽一切努力转化差生。对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讲素质教育的今天,不歧视差等生,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也是普遍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重新燃起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差生的地位,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9.
转换差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转化差生,要在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在方式方法中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坚持尊重与欣赏的原则,理解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小学校中普遍存在一些学业成绩不良,纪律性差的学生,人们称之为"差生".了解"差生"心态,积极做好转化工作,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教初中英语已经20年了,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常常碰到许多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大幅度提高整个班级的英语成绩,这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一定要把转差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16.
中小学校中普遍存在一些学业成绩不良,纪律性差的学生,人们称之为“差生”。了解“差生”心态,积极做好转化工作,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每个老师对差生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对转化差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当班主任这几年中,我用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转差”效果。我的做法是:了解差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心中有数。挖掘和调动差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信心。用浓浓的情感化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家长工作,争取教育合力。转化差生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8.
19.
一、寻找根源,对症下药 “差生”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前期学习上的障碍及成绩低下所致。这些学生一旦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出现无心学习的现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起上进心,扫清学习上的心理障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突破这一点他们才不至于对自己失望,  相似文献   

20.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班主任总以“爱”为本,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及思想道德的成长全面负责,经常要深入到教室,操场去施展“爱心”。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干扰及工作中的偏差。这种施展“爱心”的不公现象经常发生,如一旦发现了优等生的成绩及优点,总是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差生的优点往往发现不了,既使差生有了闪光点,有时也认为是种巧合,根本不会给予表扬、鼓励;对优等生的缺点、错误,总认为是偶然现象,通常是原谅,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