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建军 《教育研究》2021,42(9):14-23
从主体性到他者性,从同一性到异质性,从唯我性到为他性,他者性反映了在主体性责任缺失背景下的一种伦理诉求.他者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外在性,正是这些特性,使他者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因此,我不能占有和同化他者,只能尊重和回应他者的需求,为他者负责.以他者的"非同一性"为逻辑起点,教育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是师生对等的对话、交流,而是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一种负责任的回应.教育不是借助理性抹杀他者,而是在开放自由的空间中,让他者言说和行动,通过他者性对话,建构他者性共同体,实现与他者的共生.他者性只是思考教育的一个维度,它不是教育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揭示我国现代主体性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主体性哲学思想的演变。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对象化认识的主体性、交往实践的主体间性和责任伦理的他者性三个有机向度。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性到他者性---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戒立法让教师惩戒从模糊走向了清晰,为育人创设了良好条件。在个体层面,教师惩戒在实施环节中有较大的“为我”风险,急需明确教师惩戒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为他”的教育立场。在“他者性”视角下,教师惩戒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惩戒的合目的性先于合规范性,惩戒情景的个人解读重于共同认识。为实现“为他”的教育立场,教师惩戒应当在非对称师生关系中展开,以“言说—倾听”为基本手段,以师生的自我超越为宗旨。  相似文献   

6.
刘要悟  柴楠 《教育研究》2015,(2):102-109
教学交往先后经历了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他者性三种不同的范式。主体性范式通过主体性原则实现主体在教学交往中的支配性地位,但却导致了自我中心化倾向,同时也呈现出交往的知识论特征;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范式力图避免主体性范式面临的困境,使交往双方在民主、参与、合作中达成彼此的理解,然而理解却并不能保证接受,而且主体间性在面对情感和价值内容时表现出的无奈也使其成为一种在想象中构建的乌托邦式的交往世界;教学交往的他者转向使同一性哲学的认识主体得以解构,从而确保了交往中他者的他性。他者性教学交往是为了他者并对他者承担责任的交往,它通过重建主体性最终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7.
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高等教育交往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交往范式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主体间性交往范式重视自我与他者互动,这两种教育交往理论还原了教育研究本质。从主体性交往范式到主体间性交往范式转变并非教育交往逻辑的终点,基于主体与他者关系的他者教育交往范式有效破解了自我中心与交往理想化的局限,为我国高等教育范式转型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价值论或教育价值取向,旨在说明教育是一个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倡导主体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面对现代哲学对主体性理解的偏狭特别是过分夸大主体性,列维纳斯提出了为他的、相异性的具有他者性的主体思想,同时阐发了外在性思想的要义,强调为他性、非对称关系的伦理关系。其"他者性"的思想对全面理解主体教育、合理选择教育价值取向,乃至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叶飞 《江苏高教》2012,(2):123-126
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关心他者、关怀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是,这种以关怀他者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视角,往往容易被误解,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道德教育的"他者"意识和"他性"思维应尽力避免利他主义、为我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理解误区,以普遍正义、人我共存的道德理念为基础,践履协商共识、宽容开放、关怀尊重等价值原则,促进学生的"他者"意识和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对"他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存在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7,(5):87-90
为了解大学生幸福观以及幸福观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对三所高校37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流幸福观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持拜金主义幸福观;过于关注个人幸福而忽视社会幸福;学校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缺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幸福是在自由而互不妨害的条件下,人们所追求的满意的生活。平等、宽容、自主、自由是民主守护的核心价值,民主为幸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幸福生活获得的民主社会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最终只有通过民主教育才能形成。以培养民主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幸福的获得,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对话、协商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幸福教育生活的获得。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理智对人性的追问,是人的不断发现;幸福是欲望的满足和激情的释放,是快乐的体验;幸福是"由一个支配性目的决定的这样一种诱惑"……这些形形色色的幸福观究其本质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承诺与追求。但对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来说,承诺是轻而易举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承诺。他们给出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那么,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柏拉图的两个著名隐喻"洞穴囚徒"和"舵手"以及卢梭的"自然人"的理想对此有重要启示,原来人类所有的不幸皆因"洞穴"所致,这些"洞穴"作为欲望的化身或来自于败坏的个人、或源于不健全的社会,教育促进人的幸福要通过解除习俗、传统和偏见等等这些"洞穴"对人的文化绑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论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它提出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等三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积极心理有关的变量。教育要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态度、体验幸福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心灵、快乐达观的情绪和优秀美好的品质等积极心理以达到人生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现代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功利主义常常导致教育的异化,从而引发教育的不和谐.只有促成教育和谐,确立教育的幸福使命,才能回归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儿童的幸福则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幸福,必须处理好儿童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通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把儿童的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认识自己未来的意义,引导他们向着未来发展。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对如何处理儿童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们认识教育促进儿童幸福的条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心理体验,它不是一般的心理体验,而是一种对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的、必然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体验。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享乐主义幸福观、拜金主义幸福观和“白搭车”幸福观等病态幸福观念在慢慢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致使不少大学生对幸福内涵的理解和幸福要义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和德福一致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幸福观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阐明幸福观与德育观、"三观"、心育观的关系,从而论说进行幸福观教育,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三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道理.并就如何开展幸福观教育和提高学校德育总体效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生意义实现和体味时的积极的心理感受,具有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等特征。幸福能为整个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幸福的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幸福感以及幸福教育,正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凸现为现代心理教育中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