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体育也称为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门年轻的体育科学,它是通过对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了解各类体育活动对身体影响的特点,确定哪些体育活动有助于富有成效地掌握这种或那种职业所必要的身体素质,哪些运动不利于某种职业技能的掌握,以及某种职业埘身体的影响,从而编制出供职业学校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开展职业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从事职业学习所必要的素质,使人的能力在所学专业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卜海珍 《考试周刊》2012,(85):127-128
职校体育教师要在常规体育教学基础上.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发展职业需要的身体能力及相关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职业病。  相似文献   

3.
熊兰 《职教论坛》2002,(22):33-33
体育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深化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作为一名从事职高体育教学多年的教师,本人认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一、在教材选择上应有职教特色1.提高职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是职高体育教学的重点。职高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应科学地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形成健美的体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机能水平,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  相似文献   

4.
职业体育或叫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门实用价值极强的体育科学。它通过对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了解各类体育活动对人体影响的特点,确定哪些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那种职业所需的素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从事职业所必需具备的素质。 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我校各专业不同的特点,在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力求有针对性和实效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前提。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廖胜扬 《课外阅读》2011,(5):226-226
体育自信心是个体在体育活动中对自我信任的一种态度,它表现了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一定能够战胜某种困难或达到某种活动目标的情绪状态。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自信心的因素有多种,研究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自信心的对策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职业体育教育,也叫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组成部分,简言之,是根据未来职业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体育训练。根据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和学会锻炼身体,据此,传授运动技能应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效益,都应体现在运动技能的掌握上,因此,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应该是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改革不能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9.
陈人健 《考试周刊》2013,(83):111-111
兴趣是学生学习探索某种活动或事物的直接动力。体育兴趣是人们首要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技校学生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活动的结果可以满足学生的情绪体验。中职生都有独立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学校应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并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技校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雪彬 《河北教育》2003,(10):38-38
体育游戏既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娱乐游戏,它是以身体锻炼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体育游戏具有锻炼身体、富于娱乐、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的特点。1.体育游戏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1.
体育能力是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适应能力四方面构成的.据此,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卢鹰 《成才之路》2010,(13):I0019-I0020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知识并走向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性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学生是否对体育感兴趣,必定会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希望掌握较多的体育知识、技能、技术,而且很乐意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运动能力。反之,对体育毫无兴趣的人。  相似文献   

13.
从目标上讲,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主业.如果教不好,教不会,体育课程教学就可能变成一种纯粹的身体运动.从而失去其教育意义与价值;从学生体验运动兴趣上讲,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是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运动生理是人体生理的一分支,它论述了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作用下,结构和机能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有哪些规律,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运动中科学地有效地组织与安排体育活动和运动教学。运动生理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鸿雁 《考试周刊》2011,(32):151-151
体育教学是一种以身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在活动时,由于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合作群体,因此在人多的情况下我常采用分组教学法,采用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能使课堂组织有序,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兴趣是人类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青少年学习体育兴趣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林太 《考试周刊》2009,(32):149-149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赋予了课外体育活动新的任务。因而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课余体育也将成为学校体育的热点。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户外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离不开的活动,教育家杜威说过"幼儿阶段生活即户外体育游戏,户外体育游戏即生活",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基础和源泉,幼儿户外体育游戏可保障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发展,提高技能,同时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更容易发挥想象、创造奇迹。在活动中,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实施策略到底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完成、巩固课堂所学运动知识丰富课外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身体练习有效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对坚持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外在表现,结合观察和思维活动参与的一种心理体验的活动过程。运动性活动区是指在户外场地上引发的,以粗大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但绝不止是孤立地发展粗大动作,而是以粗大动作的自发练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它可分为固定运动器械区、可移动运动器械区和自然游戏区。其要素一是发展哪些粗大动作,二是如何提高综合运动能力,三是怎样促进运动中的思维发展。《3-6岁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