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已成为了一块鸡肋难以咽下。然而若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成功、快速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实在是不容忽视,而对教师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他们的教育观念以及由之而导致的教育方式。本文便旨在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问卷法对民办中学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民办中学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性别、职称影响不显著,教龄显著影响放任的教育方式。高职称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总效能感中与低职称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各类型教师在学生观诸维度均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职称、教龄差异。教育作用的认识和教学效能感对积极的教育方式有正面的预测功能,对消极的教育方式有负面的预测功能,对遗传和自然成熟作用的认识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3.
陈颖 《天津教育》2002,(11):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是为了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笔者认为,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应首先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深刻认识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人看法。本文在对这一概念进行明晰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教育观念的主要功能以及相关的因素,旨在为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革提供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开启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和教学观念、方式、手段的转变以及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高,都离不开迅速发展的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支撑。大力推广、普及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就是要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在推进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加快实现教育方式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科理解是教师对学科本质、学科知识与思维方法以及学科发展价值的理性认知,通过本质性、结构性与发展性的理解方式最终形成稳定的有关学科与知识、学科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系统化认识。深化教师学科理解有助于教师建立全景式学科知识体系,领悟学科逻辑与学习心理的内在关联,并贯通教学实践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学科理解应实现从学科性质到学科本质的递进,从事实理解走向观念联结的认知层次,并实现从思维方法到学科实践的认识深化。除此之外,学科理解也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与教学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得以不断发展。其中,教学推理是推动教师学科理解转变的思维力,而教学反思习惯则使学科理解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高等教育教学及改革的研究方面,人们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下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高校课程改革”等方面,对于教师教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各学科的学科知识及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科观念是指在一定背景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学科本质,并集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于一体,且更能广泛适应、灵活迁移和深刻解释的观念.稳定性、个体性和整合性是学科观念的三个基本特性.学科观念具有整合、发展和迁移的作用,是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中介.根据学科素养确定学科观念、由学科问题引导学科观念建构、以理解为核心的学科观念迁移...  相似文献   

9.
10.
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反思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新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地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角度可以发现教师教育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革教育学科的教学 ,是师范院校面向 2 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学生模拟教师角色教学的角度 ,探讨了试教法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以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叶澜 《教育研究》2006,27(8):3-9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师言师语式的教学风格,即体现为在讲授物理内容时,适时适度临场凝炼出一些科学思维、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的语言(作者称这些语言为师言师语),让学生记下,师生共勉,以此来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现状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研究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这一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一方面,教育理论主体积极寻求走入实践的可行性路径,教育实践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挑剔教育理论,必然会成为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彼此走近的过程中,两者又必然会暴露出自身先天的个性偏执与时代缺陷。但是,在评价两者交往关系的各类话语中,过度阐释的往往是建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应然关系,客观主义伦理观与道德理想主义往往是阐释者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话语资源,而忽略甚至有意地避开了人在现实活动中的许多非理性因素。本文对传统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了批判,对如何构建先进的教育科研文化发表了自己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一性是教育研究主体与对象关系特殊性的表现。其现实性存在取决于人们把实践性作为教育研究价值的主要取向;其功能特点表现为反思性、解放性与创造性。它是教育理论研究走向本土化和独立化的要求,是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教育小说是文学家的教育情怀和教育家的文学情怀的结合,是文学体裁对教育题材的阐发,因此兼有教育和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一般特征,其内涵也有不同理解。文学体裁表达的教育题材,使纯理论的教育理念,具有了文艺欣赏性;文学作品中表述的教育理念,使文学的社会功能和实际价值都得以更好的实现。本文从题材和体裁的角度对教育小说进行了简要分析,点明了教育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个普通大学外籍教师的教学故事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其如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开展有意义的教学。通过近一学期的课堂观察、访问及录音转录分析,发现R教师的职业观、教学观、学习观及其所在学校环境是促使其独特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R教师的个案,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允许并鼓励教师建立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提供充足的资源,建立民主开放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当热爱本业,积累科学的教学理念,勤于反思,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必须突破的难点:教育改革主体的自我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但其突破的难点是什么,各界还未形成共识。从教育改革的主体及其关系的角度审视,教育改革实际存在着"我改你"、"你改我"、"我改我(自己改自己)"三种形式。"我改你"的教育改革是改革主体乐意的改革,"你改我"的教育改革是改革主体转化为改革对象后惧怕的改革,而"我改我"的改革则是改革主体最不愿意的改革,因而也是教育改革中最艰难的改革。当前需要成立具有一定超脱性的教育改革指导或领导小组,使之成为唤醒教育改革主体进行自我变革的外力,进而促进教育改革主体的自我变革。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体性、结构性和个体性,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克服教育学科存在的注重教师机械传授、忽视学生能动参与;注重片面知识灌输、忽视全面能力培养;注重一般统一要求、忽视深入个别理解的弊端,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主体性学习;注重知识的结构和探究过程、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理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倡个性化学习,这样教育学科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教学效率对比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个行为博弈,博弈的结果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非良性的,这取决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及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效率。传统教育模式与创造型教育模式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传统模式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授,并且把知识的传授视为教学的惟一,从而严重损失了教学效率。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型教育模式从而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