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福安 《广东教育》2007,(10):68-69
课程标准解读: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我理解,这节课一方面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3.
第一步,记时间。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住哥伦布航海的时间。他出海的时间是1492年.可用谐音“医师救儿”进行记忆。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伽马出海,“前五后五”。至于麦哲伦,记“1519”,可以想像为航海成功.“找我要酒”。于是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92→1497→1519)  相似文献   

4.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是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大事。但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概念解读上的误区。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它们既有联系更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是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大事。但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概念解读上的误区。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它们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新航路之所以是新是相对于东西方交往的传统路线——丝绸之路而言的。受黄金荒下黄金热的驱使,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  相似文献   

6.
王杨 《历史教学问题》2004,(2):100-101,90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选自二期课改上海市《世界历史》试验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从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中的一节。一、指导思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全面完成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新航路的开辟不仅给欧洲也给世界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人类文明由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开始了相互碰撞与冲突、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探索“课前设计的问题式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解…  相似文献   

7.
课标定位(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在我省已进行了一年有余,笔者听取各地各类的评优课或说课比赛也有四十多节,仅“开辟新航路”一课就达五次。在教学教法、教学理念的创新方面受益匪浅的同时,也遗憾地看到部分教师在一些知识点的传授上存在着误区和错误,现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中“开辟新航路”一课举例并纠正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航路的开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二经济史部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要理解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其政治影响也是由其经济意义所带来的。在这一点上,与以往大纲版历史教科书的学习要求差别并不大。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是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共同关注的重点,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教情学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岳麓版教科书把“新航路开辟”作为“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的第一课,可谓是匠心独运。首先,新航路的开辟是工业文明的前奏,把握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新教材采用专题编排、中外贯穿、古今纵横的方式,内容宽泛,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选材空间,但如何取舍,成为教师们的难题。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根据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教材内容增减,做到既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的第1课.开辟新航路后,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开始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航海时代,体会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以及统一性。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补充,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学片段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教学设计,都称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路设计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孤立走向联系,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新航路开辟》一课的立意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地理大发现”吗?过去,人们一味强调殖民主义的残酷掠夺;现在,不少同行又偏好宣扬航海探险的大无畏气概。我认为一堂课的立意不仅取决于本课的历史内容,更取决于这段内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作用和影响。本课内容作为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前奏之一,立意应当是人类文明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起点,是资本主义从西欧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②》(必修)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时写道:“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1](p22)此前,人教社出版的高中教学大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亦有类似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正15世纪,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货币的需要量日益增加。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而贵金属——金银,就是最理想的货币。于是,西欧的王公贵族和商人疯狂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寻金热"。哥伦布就曾经说过:"黄金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灵魂进入天堂。"然而,欧洲金银矿产不多,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当时《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广为流传,书中描写东方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使西欧人垂涎三尺,决心远渡重洋,到富庶的东方去实现"黄金梦"。  相似文献   

18.
【教学思路设计】 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学习往往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接受,缺少对历史的思辨性理解和认识。就《新航路的开辟》一课而言,如何让学生知道大航海时代纷繁复杂的时代氛围、如何让学生体会远航过程的艰辛与苦难、如何让学生站在全球史和文明史的角度认识大航海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是本课教学设计之初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打造高效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永恒的课题,而体现"开放性",突破教材局限,拓展内容;突破课堂局限,开放时空;突破策略局限,活化方法,则是实施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关于教学设计开放性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开辟新航路》一课的史料教学实践说明,史料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材料解析能力,进行有效的历史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