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妙用叠词     
《家教世界》2012,(7):49
我国古代有个大诗人叫李清照,她写的一首词叫《声声慢》,开头是这样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话被誉为叠词使用的经典。叠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词语现象,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文章因为使用了叠词,更显得逼真,词语的含义也变得丰富。错用叠词找耳光从前,有一个财主家的管家,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总爱说叠词。  相似文献   

2.
叠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十分常见的词语现象,有的又称类叠.叠词有音节的重叠(叠音词)、语素的重叠(重叠式复合词)、词的叠用(词形的重叠)、词的反复等形式.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词形模仿训练是学生词语学习的一种手段,其中叠词仿写的类型非常普遍.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语言习得阶段,让学生准确模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意识的结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让学生把握叠词类别的模仿规范,让学生的语言概念规范习得.  相似文献   

3.
郭华 《小学语文》2013,(7):86-87
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这些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词。叠词是指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这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通过叠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新课标也在第一学段提出了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研究教材中出现的叠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关注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品味文本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课文时,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一些词语。如,红艳艳、黑乎乎、嫩鲜鲜等,这些词语不仅读上去朗朗上口,而且富于浓郁的感情色彩。这类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构成形式是:ABB,一般作为形容词。我们把这类词语称为叠词。叠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作文大王》2010,(2):22-23
让叠词走进句子 由两个字组成的词就叫叠(die)词。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如果用上恰当的叠词,就会使句子优美而生动,像美妙的音乐一样。快来学一学吧!  相似文献   

6.
赵奎生 《现代语文》2003,(12):46-46
叠词是将某个词语重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在对联中,叠词有部分叠词、全用叠词、连续叠词和间隔叠词四种。运用叠词,可拓展意境,以造语奇隽而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加强语气,增添声韵美。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十岁时常秉烛夜读。一次,江苏布政使陈云浦归省夜宿顾宪成家乡,闻顾夜读,次日召见,出句令对,顾即对之。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后书于东林书院。联语勉人潜心读书,关切时事。上下联各十一字,“声声”、“事事”构成部分叠词,强调读书用心,胸怀天下。广东端午节的习俗是赛龙舟并演戏。清末某年端午节…  相似文献   

7.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一些普通的单音节字,一经诗人巧妙地运用,仿佛点石为金,让语言产生了新的活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使用叠词的就有200篇,后来的《古诗十九首》在叠词运用上堪称典范,唐宋诗词中也有很多用叠词的经典诗篇。  相似文献   

8.
正一、在遣词造句中习得表达技巧准确掌握字词短语,是表达的前提。教学中可采用词串整合与句子仿写两种方式学习。1.词串整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首要的是积累。教材编者也注意这一点,所选文本文质兼美,多有丰富的优美词语,比如四字词语、叠词、名言俗语等。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边  相似文献   

9.
语词双胞胎     
<正>在词语界,有这样一群词语,它们总是成双入对地出现。有了它们,词语界变得热闹非凡,精彩无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去瞧一瞧吧!这天,豆丁在汉语字典爷爷的邀请下,来到了叠词城。还没有进城门,就碰到叠词宝贝们在城外夹道欢迎。它们举着彩旗,口中还大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来到城下,欢欢喜喜代表叠词城的所有居民给豆丁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在大家的簇拥下,  相似文献   

10.
现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乏味,空洞不实,形式虚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现象一:打"擦边球"的文字游戏。学生要学习的是语文,教师却在语文的边缘教学,总是在"打擦边球",学生学不到纯粹的语文,教学陷入了怪圈。如关于字词方面的文字游戏训练,是脱离语言环境写叠词、写同义词等。学生学习词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写作中发挥语言词藻的作用。而现在这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这些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词。所谓"叠词"是指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这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使用叠词,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使用叠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李旭  余晋 《英语广场》2023,(23):44-48
本文基于自建《远大前程》英汉平行语料库,着眼于《远大前程》两个不同译本中AABB式叠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叠词在译文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作用,考察不同译者在选择使用AABB式叠词时所受的影响。结果显示,王科一译本AABB式叠词使用比例更高,主万、叶尊译本稍低;AABB式叠词在译文中有五大功能:表时间持续、表程度加深、表动作重复、表数量叠加以及表范围的限定;译文中AABB式叠词主要为副词和形容词性,名词和动词数量较少;AABB式叠词词性特点以及译者的主观因素是影响AABB式叠词运用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词语重叠方式及其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汉语词语重叠都可分为叠音、叠词和叠句三种方式。但英语叠音不多,汉语叠音(叠字)则很常见。至于叠词和叠句,英汉都很常见,且种类繁多,类型相似。词语重叠是英汉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段,它用来表示加强语式、说话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给内容增添新的色彩,以引起读的注意力和共鸣。  相似文献   

14.
邓伊雪  龙璐 《海外英语》2022,(22):23-25
叠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虽然它存在于多种语言中,但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对诗歌中的叠词英译具有指导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叠词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叠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使自然景观等特征更加生动,产生更好的修饰效果,使形象表达更加准确。此外,叠词还拥有音韵美,具备着魅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是,英语叠词的数量明显比现代中文少,所以很难准确翻译成英语。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提出了一些可将叠词翻译成现代英语的翻译应用策略,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分析了其翻译策略,提出译者在翻译汉语叠词时应最大程度上传递出其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叠词韵律紧凑,在文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故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汉语为此,英语亦然.但是由于中英文间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大量叠词的使用是福州方言童谣的突出特点。研究主要从声音叠词、动作叠词和性状叠词三方面入手,旨在分析不同叠词形式背后所隐含的儿童趣味与生活美感,由此探寻出成人对儿童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小学各册语文课本中,各种形式的叠词大量出现,让小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叠词,对提高读写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在教学和讨论叠词时,必须把叠词和叠字区分开来。先比较下面各组例词: ①人人天天处处朵朵点点家家户户层层叠叠一间一间一缕一缕②说说读读看看讨论讨论商量商量③轻轻远远呆呆隐隐约约迷迷糊糊④妈妈姐姐星星泡泡⑤偏偏稍稍刚刚渐渐⑥熊熊粼粼谆谆孜孜⑦淙淙沙沙嘟嘟喔喔喔例①至例③是叠词。例①是名词、数量词重叠,例②是动词重叠,例③是形容词重叠。例④至例⑦是叠字,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8.
叠词是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之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使用过叠词的就有200篇,如:关关雎鸠、杨柳依依、灼灼其华、言笑晏晏、蒹葭苍苍等。巧用叠词,能更好的表达思想,刻画人物,绘景状物,增强韵律美;巧考叠词,能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读懂理解了词语,才能使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词语教学活动,尤其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更要加深理解。那么,如何开展词语教学,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呢?笔者经过不断研究发现,既然是基础,就得从积累开始,再去理解、表达。一、积累词语通过研究发现,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课文,作者往往注重词语的表达,有的是叠词,像AA式、AABB式、ABAB式等;有的是成语,往往是点睛之笔;还有用得精彩的动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叠词进行了分类,并针对每一类叠词,提供了在Antconc中的正则表达式,方便各类叠词的提取。基于1对4《傲慢与偏见》平行语料库对翻译汉语文本中的叠词展开研究,发现在翻译汉语中叠词的分布符合Zipf-Alekseev的分布规律,词类的分布同样符合该规律。在了解翻译汉语中叠词分布规律的同时,最终帮助译者更好地使用叠词这一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