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数感作为人对数与运算的一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在各方面运用灵活的方法对数学做出准确判断,同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解决方法。培养小学生数感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具有应对数字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根据对于问题的剖析进行判定的同时进行运算,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小学生建立数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有效的辅助。小学生在认识和学习陌生数学知识时,多根据自己的数感度对其进行猜想。若学生数感强,学生则能较为准确地猜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在脑海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定认知,知识学习难度相对较低。反之,学生或无法初步认识数学知识,或对知识的猜测存在偏差。数感作为小学生认识、理解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感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素养之一。鉴于数感对学生认识陌生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探究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感能力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接感受,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实现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案,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数感要素融入学生的思维认知体系之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实践活动、生活场景、角色扮演、数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
林仁增 《新教师》2020,(2):42-43
数感是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基本素养,体现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觉进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意识。当学生掌握了足够的数学知识时,他们就会在已有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桥梁,尽力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实际价值。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数感是实现学科素养的主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观察——感知数感、计算——发展数感、操作——习得数感、探索——体验数感、交流——领悟数感、应用——升华数感六个方面论述了核心素养下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情境创设”背景下数感培养的现象与成因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基于“情境创设”的数感教学主要存在缺认知、缺方法、缺策略三大问题。教师都清楚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但对于具体情境内容的设置、呈现方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等都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或没有充分发挥教材例题中数形结合的价值,或组织实施不当...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9,(26)
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问题,教师如何将其渗透到具体教学中成为当前课改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数学核心素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数感,它是数学课程标准一直强调的核心概念。从本质上来说,是指一个人数学思维的敏感程度,包括数学与运算的综合理解力。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良好的数感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良好的数感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它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小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锻炼能力,使其学会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最根本的目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数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一定的敏感性,逐渐学会运用数感解决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对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从借助情境、数形结合、算用结合等教学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姚雅静 《学苑教育》2021,(10):57-58
数学教育不能只注重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应密切关注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数感是对数学感觉、感受、态度,在运用和学习数中在脑海中构建的一种自主思维感受,是学生是否能灵活使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数感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文章以数感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基于学科素养下论述了强化学生数感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提出了几点培育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数感”自2001年以来为一线教师所熟知,在新课标中仍是核心素养表现的核心词之一。但名称看似不变,内涵却发生了变化。如何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发展及深化“数感”,本文提出三种方式,分别是直观式、浸润式、启悟式,旨在使看似“虚”与“玄”的“数感”得以生动、深刻地生长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形"离"数"更近一些,让学生离数学更近一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首,是学生对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感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利用"数形结合"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种具体做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数量的悟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数感能帮助人们在客观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数学地思考,是当今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把数感作为一种方法渗透到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本文提出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是: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在数的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三、在式与方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数感培养的策略,即“三个阶段、七个环节”。三个阶段包括:共同经历感悟、合作中感悟、个性化感悟;七环节:即读写、感知、判断、比较、拓展、转换、运用。“数感”的培养应遵循“准确性、灵敏性、发散性和主动性”这四个特性。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学生的特点,琢磨可行的策略,在教学中要本着“以生为本”“智趣交融”的原则,把握好“四性”,并遵循“四性”进行培养,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就可逐渐培养起学生主动、自觉、灵敏以致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态度和意识,形成优秀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必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指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根据计算能力的优劣来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开发,以数学经验、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才是优化数学教学活动的最佳思路.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8.
如何沟通学生的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目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难题。而课堂上被人们忽视的学生“数感培养”,恰恰是连接这两种世界的重要桥梁。鉴于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数感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低年级,通过生活引入、直观操作、关注算法、加强估算等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9.
数感作为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学习数学更为容易,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感已经被摆在了核心概念的重要位置。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感的关键时期,培养数感在估算、心算与判断数值大小及认识局部与整体关系等领域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元化、渐进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