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考察这一理论的历史和现状,这种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加强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可以按照六个发展阶段安排框架结构,其特点为探索性,广泛性,侧重性和宏观性,在研究中要注意立足实践,着眼新开放阶段的需要,借鉴国外有益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3.
毛泽东在建国前后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和初步实践,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宝贵历史财富。从60年代开始的近20年封闭状态,除了国际环境的制约外,从国内看,也是由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毛泽东一人。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中可以总结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开放滞后与开放超前,利用外资的质量不理想,国内  相似文献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过于僵化 ,由此对农业产生了很强的制约性。发展农业经济首要的是改革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要注重三个方面 :农业经济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业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的历史性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思想 ,并付诸苏维埃俄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俄国国情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由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贪欲和帝国主义各国各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是完全可能的 ;在此基础上 ,列宁提出了以租让制为核心、对外贸易为桥梁的多种开放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渐进式的改革,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是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生产力检验标准的改革。回顾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程,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予启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潮流,我们应抓住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国际贸易,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大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中共一贯重视这一问题,并依据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了有益探索并提出了相应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其大致轮廓是: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中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优先发展沿海,实现共同富裕——1978年到1992年中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坚持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1992年后中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中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过程是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其探索经验可总结为:一是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发展重点,政策步骤等战略确定上要精心研究、实事求是、科学统筹.二是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三是必须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四是要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认为,马克思在对世界历史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论依据,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搞好对外开放必须加强经济安全,这就必须做到:了解两个环境,注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状况和确定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时,始终是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局出发,以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为参照,力主和倡导实行对外开放的。在邓小平看来,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现代化,就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流中,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是一个最具有思辨的时代,我们的祖辈对此前没有见到和经历的新事物:轮船、铁路、学堂、进化论等等,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的思辨后承认的.本文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近代历史时期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为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对外开放提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普遍交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必然产生世界性的共产主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等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他们的理论为我们今天制定一些政策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既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又是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党的领导集体和中央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积极落实各项开放政策措施,对在新时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中国经济建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抓住机逼,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取外资保险机构数、资产规模、从业人数三个指标,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合保险主体、保费收入、开放地域及业务范围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度处于较高水平,并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应;外资保险企业保险市场份额占比不高,对我国保险市场没有构成现实威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文化建设之路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推进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守正创新这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回应时代之需,解决时代之问,引领法治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法治文化建设之路。回首党领导法治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主要的经验启示有: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立足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借鉴西方法治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继续领导法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实现对外开放目标与战略的重要途径 ,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门户洞开 ,还要对商品市场和服务贸易市场进行适度、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