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阐释,也是对高校根本性问题的精确解答。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思想内涵,深入分析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探索建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有助于规范高校办学质量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教师工作制度,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从而完善高校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本文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背景,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从树立全新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手段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教育的目标。要实现其教育目标,高校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立"五位一体"内部工作机制和"家庭—学校—社区"联手共育的外部联动机制,方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德树人"。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和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鲁扬 《文教资料》2014,(23):110-111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宗旨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根本目标、实现内涵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实现途径和机制建立等方面探讨高校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视角下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资助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工作,不仅仅具有经济扶助的功能,更具有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调适、完善与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为其提供了诸多的契机。环视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实场域,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显得非常有限。鉴于此,高校应主动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借助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合理的消费观、正确的经济价值观,提升当代大学生对党、国家以及社会主义的认同,以此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等功能,力求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离不开需要激励机制、目标导向机制、主体能动机制以及创新驱动机制等有效机制的推动和保障。充分激活并利用各种机制,积极构建并完善"多维一体"的机制系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的内涵也在不断创新和深化。立德树人需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设计具体的考核指标,设定质量评价体系的观测点;需要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做好教育资源统筹规划;需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建设集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公共管理平台;需要细化并完善资格审查等教师工作制度;完善"管、办、评"的高校社会评价反馈机制。以"三全育人"为中心的常态化机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机制建设,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高校党委全面领导机制,保证高校德育系统的高效运转;实行"一票否决"下的"四有"好老师的全程育人机制;形成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全员德育机制;建设思政教育新载体,形成全平台育人机制;建立以家长代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打造高素质人才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立德树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内涵的解读,基于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依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和要求,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校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保障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员的率先垂范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提升个人品德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协同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提高学生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主动将两项工作进行"一体化"思考,以制度引导,在思想教育、班团工作中协同。在学生管理的日常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工作的各种平台,将党建工作和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班风学风建设、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建+"效应,全面促进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分析道德素质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提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学习,教师应促使学生的自我完善等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教育理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其道德品质和修养直接影响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求切实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是推进我国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教育的原则和道德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认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道德教育手段,可以激励大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产生行为的内驱力,促使教育目标的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个性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个性教育有作用。在学生管理中,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尊重人,依靠人为前提以改造人,发展人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变异,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改变了中国意识形态格局,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偏移,物欲泛滥、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吞没了其真实自我.,致道德意义式微.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应当思考、探索和预见新的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在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中探寻基本的社会价值,以更为充分的文化方式激发其精神动力,迎接多元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和逻辑的视角分析西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得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在现代社会如何回归“人”的培养目标的逻辑结果,它与学术管理一起构成“人”的培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在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哲学思考,提出大学生合理需要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开放性、自主性、匿名性,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发,就其内因而言,网络道德自我约束弱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淡薄。我们应从网上和网下两个路径出发,规范网络社群体系,强化网络朋辈教育引导,抢占网络教学阵地,结合道德规范、法律规章硬管理,教育引导、道德自律软约束,共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