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国名著节选单元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个特殊单元,集合了同一主题的外国名著,引领学生走进外国名著世界。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篇略读课文,教师要对话文本,准确理解编者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策略、方法,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从一篇文章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从而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依“标”据“本”,引导学生享受名著阅读的乐趣 1.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 首先利用课文抛砖引玉。《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外读物建议”中对名著阅读教学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苏教版初中阶段“名著推荐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体裁涉及童话、小说、散文。  相似文献   

3.
<正>一、《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见下表)二、学习任务设计(一)名著导读课:走一走汤姆·索亚的历险途任务情境:同学们,你们想继续跟随汤姆·索亚的脚步再次开启历险之旅吗?这节课我们将回到故事的开端,跟汤姆·索亚一起走他的历险地图。1.跟着汤姆·索亚一起去历险。(1)出示几种不同版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图片,提问:猜猜图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梳理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思维能力。文章分析思维导图的内涵与特点,阐述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提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四种应用方式,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深化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提高其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幽默的艺术     
本期“精彩一瞬”栏目的内容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本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贫穷的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最终使他名扬天下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他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汤姆·索亚历险记》说的是汤姆和其他孩子因为校长对待他们太严…  相似文献   

6.
提到儿童文学中的世界经典"顽童",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东方文学中那个追求个性、桀骜不驯的皮猴孙悟空,西方文学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那个"顽童"汤姆· 索亚.《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原名为The story of the boy,即"善良的坏男孩".可是,首创这个形象并不是马克·吐温,而是另一位美国作家托马斯·巴雷·奥尔德里奇,他那部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坏孩子的故事》比《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整早发表了七年.其书名是The Story of a Bad Boy,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坏男孩"的故事——他的坏,只是相对于他身边的那些好孩子而言.  相似文献   

7.
我们介绍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是一个非常有趣又非常惊险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是淘气包汤姆,还写到了另一个人物哈克贝里·费恩。《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于1876年,过了八年,也就是1884年,这位马克·吐温老先生又以哈克贝里·费恩为主角写下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相似文献   

8.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汤姆是个聪明爱动、勇敢善良的孩子。下文选自小说简写本第二章,说的是汤姆被波莉婶婶惩罚刷墙的经过。  相似文献   

9.
袁平 《重庆师专学报》2000,19(3):100-102
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的欢迎,美国学生甚至将这两部小说视为必读,本扼要论述了这两部小说的内容,对比了两主人翁的性格及其角征意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更好地认识美国南北战争前人民的困若干 生活和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江花兰 《考试周刊》2014,(86):23-23
<正>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打磨而沉淀下来的经典。阅读名著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甚至很多省市把名著阅读列入中考的考试范围,以201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名著阅读的分值是6分,考查的篇目涉及《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等六部名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东写西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给我惊喜本来我一看这书的书名,就断定这是本幼稚、没意思、浪费时间的小说,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才去读。但我终究被作者那高超的写作水平征服,他以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幼稚的童心衬托出自己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最为让我感动的,就是汤姆·索亚和贝基在洞中的历险故事。汤姆那份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和他对贝基的纯洁友情,把整本书的故事渲染得美轮美奂。同时也突出了汤姆征服自然、战胜危机的信心,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要学习、模仿他,决心做一个大无畏、正义的人。唉,名著就是名著,还真不能小看呢。5283…  相似文献   

12.
【导读】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最具个人风格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曾被收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1884)是全世界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也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由美国现实批判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经过历时两年的写作后完成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也是作者的成名作之一。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汤姆·索亚童年生活的种种塑造,也突出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童年生活的种种向往与遗憾。由于美国与我国作家社会背景及价值观体系的不同,对于美国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的分析与探索一直是我们研究讨论的课题,文章就从写作技巧上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专题编写。共选编阳篇文章,以两种方式呈现: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四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15.
曹雪峰 《广西教育》2013,(35):117-118
分析殖民主义视角下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的人物塑造、探险主题以及小说语言,提出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作品背后隐藏着马克·吐温作为一个白人殖民者后代的殖民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所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品,也是马克·吐温小说从幽默文学向严肃文学转型的开始。这种转变既有作家人生中悲剧性的部分对其创作的影响,也是美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家民主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幽默大师,在其撰写《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部长篇小说时,便利用了幽默的手法,对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并使其成为了文学界知名的形象。而小说中描写的社会现象,则将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进行了一次场景的再现。纵观整部小说,无一处不是在用幽默手段进行书写。对此,本文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研究点,通过对其语言、情节与人物行为的分析,来解读这一世界著名文豪的幽默性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7-9年级学生必须读完《汤姆&#183;索亚历险记》等10部中外名著。 因此,中考中名著的考查,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我就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考题的分析,看09年名著考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183;芬历险记》是《汤姆&#183;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183;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183;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183;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读读儿童故事,种下愿望种子——二下“快乐读书吧”创意教学》《探寻英雄成长的密码——四下〈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创意教学》《从顽皮男孩到小英雄——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创意教学》三篇教学案例均以儿童文学的关键故事情节为阅读线索,引导学生举三反一,让学生掌握阅读儿童故事的基本方法与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