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操作,从社会支持系统到学校运作机制,从教育功能到课程结构,从校园生活到考试评价,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新洗牌”,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在新世纪里的“启蒙运动”,必将使基础教育产生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志昌  杜仲 《今日教育》2007,(5S):44-44
迈克·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我国现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指导理念、课程标准到教学模式、教学观、学生观,可以说都要求发生“革命性变化”。改革至今.教育界确实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然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些“泡沫”现象。当然,任何一项改革,有人敲敲边鼓.自然不能认为是绝对坏事.相反.它正是在为改革保驾护航。笔者身为一线教师,亲身参与并体验着这次课改.也有一些观察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当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之时,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新洗牌”,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启蒙运动”。而作为一个多年来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新课改下我们的德育工作该如何应对?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落实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实现国家教育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江苏基础教育发展转型的时代命题。江苏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从“规模扩大”到“内涵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的历史阶段。解决“内涵发展”和“上好学”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提高问题。将基础教育发展重点从改善办学条件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标志着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5.
做一名一流的人民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可谓言人人殊。有人认为要“爱岗敬业”,有人认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人认为要“德艺双馨”,还有人认为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的基本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从“目中无人”到“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新课改的着眼点和归宿。本文旨在通过“教育形状”的解读,进一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命整体性和主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高中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改革被认为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广泛深刻的基教改革”和“教育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涵的进一步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用高考成绩来评价祈课程标准的优劣或实施的成败,这在思想上便陷入了一个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目的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在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过程中,有人发现,“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师资问题,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法国基础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最能体现对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的追求:从确立统一课程到课程分权,从实施“方向指导”到确立“课程共同基石”,从课程的单一性到丰富性和赋有弹性,无不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儿童都享有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基础教育的民主化与平等化。本文着重分析了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如何体现教育平等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的,并从中获得启示,以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高中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改革被认为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广泛深刻的基教改革”和“教育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涌的进一步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用高考成绩来评价新课程标准的优劣或实施的成败,这在思想上便陷入了一个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对于这一教育问题,不能仅从表面来分析,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哲学的高度看,“钱学森之问”可以归因于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地位的漠视、高等教育阶段教师作用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曾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的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7日)并引发了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有人说他揭去了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有人说他击碎了中国教育的一枕黄粱梦;有人认为“我们对基础知识这个概念可能有误解,认为基础知识就是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其实基础知识应该包括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办法”;有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追求快、难、多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由该报记者专访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的文章。丘成桐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的观点大唱反调,他认为“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此话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各届人士的关注,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对于丘成桐的观点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支持者认为,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终于揭开了中国教育脸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认为,“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出了“五大解放”理论。这“五大解放”理论是针对当时教育对儿童的“禁锢”提出来的,时至今日,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现实是怎样的呢?实现这“五大解放”理论了吗?事实胜于雄辩,下面我们对“五大解放”理论与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实作一简单比较,我们对此就会一清二楚。笔者认为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基础教育”的涵义,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看法。一是指“国民基础教育”,即“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也包括初中教育。另一种看法则将高中教育也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甚至向下还延伸到学前教育。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后一种看法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无论前一种观点还是后一种看法,都强调了“基础性”这一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和本质特征,即基础教育对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和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还相当薄弱,成为制约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了解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将是改善我国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本刊特约四位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杜育红教授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提出必须站在对二元社会多个维度的全面理解上来动态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型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袁桂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微妙变化,并从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对目前农村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葛新斌教授梳理和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人财困局”,指出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其解决指明了方向.邬志辉教授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束缚,并就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无疑,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视问题、不断反思、寻求出路,将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从2001年秋到现在已历时三年多,这是一场基础教育课程的革命,它涉及到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新的评价体系的确立等,它给教师以新的挑战和机遇,也给教师提供理论和环境支持。三年多来,从新课程体系推进的实践来看,仍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困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课程体系的教育理念作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后非典”时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典”肆虐期间,北京等地开设“空中课堂”、网上在线教学和广播教育,继续维护了国民教育体系的运行。在数以百万计学生不能到学校上学的非常时期,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规模地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应对“非典”的战斗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现在,北京等地的学生已陆续复学,有可能认真思考“后非典”时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典”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重建公共卫生体系势在必行。由此联想到基础教育,构建基于网络的、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应列入议事日程。这对于我们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提出,要“逐步使教育硕士学位成为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自此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逐渐发展起来并成燎原之势。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小学教育硕士”这一专业学位。有人困惑于既然教育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还相当薄弱,成为制约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了解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将是改善我国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本刊特约四位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杜育红教授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提出必须站在对二元社会多个维度的全面理解上来动态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并分析了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型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袁桂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微妙变化,并从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对目前农村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葛新斌教授梳理和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人财困局”,指出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其解决指明了方向.邬志辉教授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束缚,并就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无疑,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视问题、不断反思、寻求出路,将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