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面埋伏》简称“十面”,最早见于《华秋萍曲谱》.但该谱版本不尽相同,但形式大致相同.全曲描写楚汉相争这一历史时期背景,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垓下之战的场面,成功地展现出古代战场上激烈的场景.全曲气势宏大,把千军万马古战场打斗的场面描绘的有声有色,让人感到如在其境当中.刘德海老师近年来不断探索琵琶指法的创新,积极开拓琵琶乐曲创作的新思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改编过多首乐曲,例如:《浏阳河》、《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经典乐曲.  相似文献   

2.
《十面埋伏》是我国民族音乐中著名的传统琵琶大套武曲之一,它是以公元前 202年刘邦用“伏击”战术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为主题而写成的大型武曲。这个作品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束,乐曲采用了变化节奏和写实的手法,曲调激昂,气势雄伟,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古战 场场面。 《十面埋伏》有多种版本,下面我以李延松先生演奏整理的乐谱《十面埋伏》作简单的分析。全曲由十三段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战前准务:( 1…  相似文献   

3.
民间音乐总是充满了自由平等的道家民间性,并区别于儒家的庙堂雅乐。刘德海改编过的《陈隋》正是这样一首曲子。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总是因其“音心”之“意”的主观内在性而不及意,道家语言观、审美观因此构成了东方艺术的哲学基础。音律因其艺术性而神秘,但却与当代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性在逻辑上同构并生。在科学进步到“人择原理”的高度时,人的平等性和价值的自由多元性将使科学越来越难以拥有公认的客观外在标准,这在东西方音乐审美的文化比较中最为突出。人本化生活世界的中华民族智慧潜能,必将以其无中生有、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4.
5.
汪派是近代江南琵琶艺术流派中立派最晚的一个流派,也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姓氏立派的流派。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琵琶的历史以及汪派的形成和汪派琵琶谱的最早来源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则从《十面埋伏》入手,选取了李廷松的版本对汪派琵琶的艺术特色试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选取李廷松和卫仲乐为代表介绍了汪派的传人,并简要说明了汪派对我国琵琶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艺谋电影的唯美倾向——评《十面埋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从其放映至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作为一部东方的爱情故事,引发了西方民族新奇的审美愉悦,这是中国电影的喜事,但是国内对《十面埋伏》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在《十面埋伏》中,张艺谋导演无论是题材的以小博大,凸现视觉表现性的精美画面的运用,还是独到的音乐运用,均体现了他独特的美学倾向。《十面埋伏》给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带来了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7.
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都是根据楚汉之战这一历史题材写成。《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写实的手法,成功地展现出古代战场激烈壮观的场景;《霸王卸甲》也是采用写实的手法加以铺叙的,不同的是,此曲是站在同情霸王的立场上,着重表现和渲染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以及楚军的英烈悲壮。  相似文献   

8.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都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侧重点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乐曲沉闷悲壮。  相似文献   

9.
电影《十面埋伏》因为场面的精美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由于其内容上侠的缺失,爱的贫弱,想象力的贫乏,导致了影片艺术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琵琶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其对艺术方面的开拓进取与执着的精神,将其所创作的五首乐曲推向巅峰,尤其是在艺术特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各方面均被人们奉为当代经典。本文具体论述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有利于为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刘德海的琵琶曲。  相似文献   

11.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2.
13.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十面埋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曲,了解我国乐器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与音响效果密切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握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琵琶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拔之“王”。琵琶武曲中《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以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楚汉战争这个同一历史事件,如同两朵绚烂的姊妹花,是琵琶传统古典乐曲之精华。  相似文献   

15.
《十面埋伏》是我国一首古老而又写实的传统琵琶武板独奏大曲。它反映了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它把千军万马 ,杀声震天的古战场面描绘的有声有色 ,使人身临其境 ,悲壮的景象叫人赞不绝口。它不愧为一部优秀的交响音乐史诗  相似文献   

16.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我国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古曲《长相知》是一首具有我国传统戏曲演唱形式的艺术歌曲,是古曲音乐表演美学的精彩范例。此曲的特点是将艺术歌曲的歌唱方式与戏曲的吐字行腔相结合,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艺术歌曲声音的表现并融入了丰富的舞台表演设计,蕴含着深刻的表演美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音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察外国音乐史,特别是欧洲音乐史,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这样的实例: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渗透、互相阐发。自从歌德的《浮士德》诞生以来.欧洲许多第一流的音乐家都从宏大的《浮士德》中获得过灵感,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