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网络的飞速发展加之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使得网络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这就加大了网络社会冲突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发生方式逐渐多样化,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对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及时化解、妥善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引导健康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正确认识网民的基础治理角色,培养其数位素养和自律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和监督意识;积极引入NGO参与治理,NGO扮演着政府机构的合作者和协助者角色,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民间性。  相似文献   

3.
4.
何振  谢振华 《情报杂志》2015,(4):110-115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群体性事件研究进展,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作者、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研究呈"爆炸式"增长及"广泛化、普及化"发展态势,但研究的深度、广度还不够,而研究主题呈现地方政府、社会稳定、利益等三大研究热点,并提出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趋势:既注重农村群体性事件、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高校群体性事件以及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等宏观研究,也开始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机理、预防机制、应对策略等微观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速发展的网络使群体性事件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散播开来,其中一些负面或虚假的信息给事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严重阻碍政府部门对事件的处理工作.鉴于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19起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为例,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应对同类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缺乏有效畅通的对话沟通机制,导致公民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与不满。借鉴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核心理念,剖析了政府在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失语、禁语、后语和妄语的话语误区,提出了话语理论视角下政府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善治策略:疏通官民网络舆论场,搭建官民网络互动平台;善待意见领袖,善引网络舆论走向,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完善网络立法,力促网络话语真实性;广纳民意,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讨论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以系统的方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网络认同机制、网络扩散机制、网络动员机制和网络疏导机制.研究指出这些机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决定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要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包括刺激性公共事件、网民共同经验、活跃的关键人物、大众传播媒介和相对隔离的网络空间五个方面.它们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和发展,并且简要分析各要素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要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中国社会白皮书中的2007-2008年度最受网民关注的13个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事件过程的角度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在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事件的特征、内涵以及网民在其中的诉求。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大部分网民关注焦点已经从现实世界群体性事件的维权等利益之争拓展到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的公平问题,体现了网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也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更需要以客观、务实、宽容的态度来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分析了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并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类、特点、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活动空间、诱发平台、社会影响指数为变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并设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衡量指标、诱因敏感度等级以及舆情的演化模型和数据库,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斌 《科教文汇》2012,(29):184-184,197
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事件的诱因来自学校、学生和社会三个层面。从群体事件发生过程的不同侧面看,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事件表现出利益性更明显、爆发性更强、自由性更大、联动性更广泛的不同特点。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阶段考察,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胡海波 《情报杂志》2021,40(3):153-161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碎片化”的政府治理容易带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高,无法有效回应公共治理有效性和提升治理效能等问题,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和规范分析的方法,首先解析了政府数据治理的三维概念维度,指出现有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制度与数据”冲突及数据困境问题;以整体性治理和政府数据治理的理论契合为基础,提出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观点及其四大理论逻辑;从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证了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在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整体性政府数据治理在精准匹配治理供需关系、降低决策者能力要求、提升公共治理效能、重构“政府-社会”关系等方面回应了公共治理有效性问题,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意外”,面对这种种意外,如果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做个有心人,耐心等待学生思考、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也能收获许多意外的精彩。本文以课堂意外生成为研究视角,把文言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言文教学课例来探究,我们教师应该善待意外,才能灵动课堂。  相似文献   

15.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放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由于存在机会主义、信任风险等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危险。从治理机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和正式治理机制,以期增进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8,38(10):43-50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演化机理以及生态治理对策等问题,以期为网络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谣言治理理论。[方法/过程]基于舆情生态和风险治理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和演化机理,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模型,进而提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的主要对策。[结果/结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可从整体治理、主体联动、风险防控、环境优化等维度,通过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体系、提高信息主体网络政治素养、构建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网络空间安全法制体系等途径进行综合施策和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7.
曾润喜  陈创 《现代情报》2018,38(11):9-13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已经上升为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的治理范式应逐步实现从危机管理向智慧治理的转变。[方法/过程]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入手,梳理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特征,并从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两方面厘清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机理,提出网络舆情智慧治理的新路径。[结果/结论]网络舆情治理要坚持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预见性治理,实现"治未病"的目标。既要提高非传统安全意识,加强政治安全防范,改善网络舆情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基础;也要借助新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治理的一体化决策支持体系、决策仿真平台、人工智能新范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阻遏网络舆情的不当蔓延,防止其向负面舆论转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环境中问题层出不穷,互联网治理陷入困境。互联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在着重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大力发展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走出互联网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则最为直接和深远。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创新。西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在管理理念创新上,要建立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基本理念,企业管理者应该十分关注无形资产的投入;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应该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在管理组织创新上,要实现从金字塔型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向网络型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的转变;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则应从消极地适应市场转向积极求变、创新,将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科学加艺术的管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