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Jeffrey 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进行了修改,加入了技术创新能力变量,以此衡量技术创新对资本配置的影响。其次,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我国1996—2004年间高、中、低技术创新能力行业组中技术创新能力及行业赢利对资本配置的影响。最后,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提出了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并进而获取更多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专利授权量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代理变量,利用1997~2004年31个省(市、区)的专利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技术创新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对增长有正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是实用新型专利,其次是外观设计专利,最后是发明专利,表明我国当前对技术创新成果利用不够。进一步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由东至中至西部依次减弱。引入时间变量后的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增长的作用逐年增强,技术创新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以专利授权量数据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代理变量,利用1997~2004年31个省(市、区)的专利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技术创新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对增长有正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是实用新型专利,其次是外观设计专利,最后是发明专利,表明我国当前对技术创新成果利用不够.进一步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由东至中至西部依次减弱.引入时间变量后的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增长的作用逐年增强,技术创新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实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技术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短期评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对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给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定义,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短期评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软科学》2008,22(2):107-112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引入反映技术创新基础性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根据《200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各省区间差异进行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2011年我国275家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计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动态反馈效应;企业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比例、企业规模和融资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相对于RD投入,科技人员的影响较小,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创新产出还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呈倒"U"型,即过高的新产品盈利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吸取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化、绿色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创新等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原则,并按照系统整体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及动态连续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流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及创新经济绩效等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与现有文献仅考察国外RD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我国1990—200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及东中西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进口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而FDI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切合成都市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对成都市2003-2008年成都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分析当前成都市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剑峰  邵云飞  唐小我 《软科学》2006,20(4):103-107
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来确定权重。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技术创新的要素潜力、投入、产出、环境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四川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区域经济收敛理论,基于参数与非参数方法,利用中国区域1996—2006年的省际数据,研究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性及收敛的俱乐部特性。以区域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所拥有的专利申请量来表示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条件收敛特性;以区域从事研发的每百平方公里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大约等于93人为门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着两大俱乐部收敛现象;俱乐部内部基尼系数、经典俱乐部收敛面板模型及面板数据非参密度估计进一步确认了俱乐部收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要素技术能力融入到开放式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作用的研究中,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提出了假设模型,认为企业技术能力在开放式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技术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直接和间接通过企业技术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的绩效。以期为实施高绩效的开放式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取决于制度质量,以及由制度质量决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企业家才能的配置。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显示,生产性企业家才能配置增加1%,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增长0.11%,非生产性企业家才能配置增加1%,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下降1.59%。并且,企业家才能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生产性企业家才能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非生产性企业家才能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东部和中部都较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8.
首先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随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把30个省市按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分为4组,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06~2013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创新能力都经历了一个上升的过程,但不同类别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考虑空间效应影响的俱乐部划分方法使得组内创新能力差异小而组间差异大,较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俱乐部划分更为合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整体上的β收敛,但存在着创新能力强的省份集群和创新能力弱的省份集群两大俱乐部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包容性创新能力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价值,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包容性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民族七省区“十二五时期”面板数据对我国民族地区包容性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获得各地区综合能力指数;回归再检验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密度和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存在正向作用,建议民族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跨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并稳定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因地制宜地提升当地包容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界定突击创新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以及对创新成果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对科技成果具有明显的作用机制;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绩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