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在21世纪,烟台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城市,应该采取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战略,以区域经济的视角,在科学的城市定位基础上,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对策,最终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研究的若干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仍存度加强,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增。在这一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作用更加凸现,全球城市体系正在形成,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区域与区域间,甚至区域与国家与区域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本从分析全球和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背景入手,进而探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研究的若干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σ趋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本文把中国大陆各省市区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以此为区域框架,检验1978-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了σ趋同,并分析导致σ趋同的原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初级产品生产区域和工业化中级阶段区域发生了明显的σ趋同,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工业化初级阶段区域则基本上没有发生σ趋同。区域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之间就业率差异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虽有影响但相关性不大。因此,促使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主要依赖于缩小各省市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如果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率差异同时缩小,则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发生σ趋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经济增长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则是城市的世纪。方兴未艾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正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迈进。换言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章对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及其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由此归纳出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形成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提出了充分发挥乌昌党委和“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协作委员会”的协调功能,不断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快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对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豫北来看,就要发挥一体化的作用,推进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中国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内部业已产生启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背景下,如何确立符合福建发展实际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金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对新疆经济,特别是对北疆次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机制不合理、中心城市发展不突出和区域经济传递不顺畅是制约该经济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推进其经济增长机制的整合是培育全面、快速、健康、和谐的“金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面临挑战和机遇。文章简述了环渤海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增长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诉求——集群化、针对性和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助推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所谓的“南一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来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不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有利于经济发展,本文分析这两种观点,并最终倾向于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元 《河南教育》2011,(1):23-2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呈现多元化、特色化趋势,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握时机,适时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为中原崛起提供了新思路。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和各种发展矛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第三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极──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稳定,交通运输发达,工业门类齐全,劳动力素质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环渤海经济区正在迅速崛起。近年来,一些中外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的探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海洋经济区。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即基本经济竞争力、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工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以区域经济为视角,构建五大经济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人数对区域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负。新疆东疆经济区和南疆西南经济区中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弱于天山北坡经济区、北疆西北经济区、南疆东北经济区。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提升地方政府教育固定资产投入能力,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对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发力,将中等职业教育转化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研究的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和我国国内一体化程度的研究。研究多以经验描述为主,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效应的分析,这些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研究了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战略举措对辽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积极有效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拉动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断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行政区经济、大都市圈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呈现出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并将改变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同时使现有的行政区管理方式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理性协调具有时空上的丰富内涵.环渤海区域理性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主要包括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城市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布局协调、竞争与合作协调、市场机制与调控政策协调、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八个方面.理性协调是环渤海经济区理顺关系、加快发展的关键.落实理性协调发展战略应从区域一体化角度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层面上进一步强化,区域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竞争。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行政壁垒引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城市间分工不明确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等方面的问题。秉承区域关怀理念,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有:政府更多地充当协调者和监管者;破除障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实施机构;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一体化整合发展;构建区域内政府合作平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