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西方音乐,由于受到社会变动、经济复苏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极其复杂多变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形态。本文将借20世纪西方新音乐作曲技法的创新,并以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为例进行分析,论述了“新音乐”思潮影响下的表现主义音乐,以及“反传统”思想在表现主义音乐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第一个得以确立的 ,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流派 ,其逻辑严密的音乐思维及结构原则 ;构思巧妙 ,想象力丰富的优秀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追奉的美学理想及作曲技法来分析表现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 ,以此作为深入了解现代音乐的端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简要罗列了表现主义艺术思潮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在接下来的篇幅里,重点阐释了表现主义音乐的创新风格,以及表现主义音乐与同时代绘画在艺术特征方面的相似性,目的是让读者对表现主义音乐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新维也纳乐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从乐派三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和风格来看,其表现主义音乐发展呈曲折性。但不可否认,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上,该流派的确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表现主义音乐是二十世纪近现代音乐流派中的一支,最早出现于德国,是现代文学思想的体现。其产生、发展直接受哲学、绘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影响。表现主义音乐摒弃了一切传统的手法,采用无调性语汇,否定节的拍律动原则,多用乐器的极端音区,旋律大幅跳跃和片断化,曲式模糊复杂,内容上多表现孤独、恐惧和非理智的内心幻觉。勋伯格的《期待》和贝尔格的《沃采克》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表现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艺术思潮,体现为表现主义流派在绘画、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各个文艺领域的发展。表现主义美学则是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出现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艺术(即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二者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延续了德国民族文化精神,彻底地捍卫了传统绘画的神圣地位,有力地改变了前卫艺术中冷漠、简约、极端意向和否定传统的艺术理念。这一艺术体系是在先驱引导、社会环境、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勋伯格作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西方现代音乐家,勋伯格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音乐创作上的成就,同样重要的是他在音乐美学思想观念上的建树,新旧时代音乐观念的更替也反映在勋伯格的音乐美学思想之中。他留下的音乐理论文献整理成册《Style and Idea》,这部论文集是了解他所处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及正确评估他的依据。从音乐的情感表现上看,勋伯格的十二音创作法只是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极端的情感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是关于德国历史的,是为了记忆的艺术。作者K.H在他的《当代艺术》一书中对德国新表现主义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本文节译了有关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基弗部分。  相似文献   

10.
勋伯格的"十二音列体系"是纷繁芜杂的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十二音技法是勋伯格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十二音列体系是19世纪晚期以来变化音体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赋予了勋伯格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进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产生的原因,认为它是德国艺术家内在的"表现"诉求与19世纪现代艺术成果的新结合。它之所以在20世纪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既产生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同时还有影响深远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勒的音乐是对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以及新的音乐形式的预示。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是20世纪主要音乐流派之一,即表现主义音乐。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马勒与表现主义音乐之间的联系,以及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出现,给世界艺术造成了很大影响,并成为当代绘画复兴潮流的重要开端。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乔治?巴塞利兹,以“倒置的形象”强调了其作品的独特形式与个性。从巴塞利兹的作品我们领略了艺术家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强调感情率直、天真的人格魅力,这种发掘原始精神性图像的意义,正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不断探索与展示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能够流行一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它一反西方绘画拼命简约、冷静的抽象和对传统绘画形式的否定(观念艺术),把已经扩大了的艺术概念,重新限制在绘画之内,挽救了架上绘画。正是新表现主义绘画使德国艺术再次大放光彩,备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5.
音乐究竟能否表达情感,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从声乐形态向器乐形态转变时,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产生,到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对立产生,不难看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对于音乐美学情感问题的追问,各种流派一直是在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状态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音响效果是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是奥尼尔剧作中表现主义手法的出色运用.在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情感和矛盾心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奥尼尔作品中表现主义手法的具体运用如鼓声、枪声和雾笛等音响手段和歌声、合唱等音乐手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当今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洁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124-125,128
以巴塞利兹、基弗为代表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世界艺坛,他们以极其夸张、变异、内省的艺术手法创作的架上绘画,为世人所瞩目.新表现主义是在对美国波普、观念和抽象表现主义主流艺术的反叛中产生的,它的出现,让战后欧洲艺术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从而改变了美国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一群年轻的艺术家,由于对后期极端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不满,他们采用传统的架上绘画,继承表现主义之衣钵,回溯到现代与现代主义之前的艺术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别于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使绘画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多彩局面。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主要的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及作品的分析,概括新表现主义绘画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雷电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屈原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完成了屈原形象的最后一次冲刺。其艺术特点突出,极具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又有表现主义的成份,结合两者分析。才更接近作者的抒情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