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蓉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65-68
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最漫长的旅程》被称为是福斯特的"英国小说",同时也被认为是福斯特作品中"最灿烂、最有戏剧性、最动情"的一部。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本文力图揭示这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即福斯特对真、善以及友爱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小说《最漫长的旅程》是一部充满象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小说。通过对小说中象征意象的解读,来解析隐藏在这些象征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并指出福斯特借此来表达他对英国爱德华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归家的海雁     
佚名 《良师》2011,(6):44-46
冒着初春的寒冷,海雁正在远离地面的高空飞行。风在高处呼啸,四周,什么也看不见,上边,白云迅速而无声地迎面飘来。  相似文献   

4.
《荒野》是师陀连载于四十年代沦陷区上海《万象》杂志的一部未完长篇小说,本文结合师陀在沦陷时期的生活处境与心境,并对读他本人同一时期发表于该杂志的其他作品,认为《荒野》不仅是乱世之中人们无家可归的现实反映,更是现代人精神无可皈依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韦尔奇是较早关注到印第安原住民生存状况的美国本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其代表作《愚弄鸦族》描述了皮库尼部落的兴衰与部落族人个人成长命运之间的关系,小说里的三个年轻人在经历家园崩塌、部落颓败、印第安神话解体后,渴望在白人文化宰制下的社会中找寻真正的自我。通过寻“我”之旅,人物的流浪与归家结局表明了白人的殖民掠夺摧毁了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部落共同体传统,暗含印第安文化在美国白人文化的同化下注定走向衰败的结局。从小说里的三个典型人物入手,探寻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年轻人是选择继续坚守先辈的遗念——传承印第安传统文化、延续皮库尼部落的荣光,还是选择离家——追寻白人文化来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6.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的自传性剧本。他用戏剧手段在剧中直面他的父亲、母亲、兄长与自己。责备一悔恨,严责一同情,痛恨一热爱的情感节奏贯穿于整个剧本的自始至终。这种情感的反复节奏与整个家庭关心的一个痛心的问题——谁应该受责备,反映这个剧本的主题——过去就是现在。《进入黑夜的漫长的旅程》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诗化的剧本。  相似文献   

7.
旅程     
庞启帆 《良师》2010,(7):19-20
年轻的母亲准备开始她的跋涉之旅。“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对吗?”她问。智者说:“是的,路途很艰难,并且在到达终点之前,你就会老去。但是当你到达终点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  相似文献   

8.
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奥尼尔宿命论的阐释,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现状的探讨,揭示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重修灵应宫碑记》的年代、碑制、碑文的介绍,对重修历史背景和重修的效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悲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剧作生涯的顶峰。本文试图多维度探究剧中重要角色一玛丽悲剧人生的复杂根源:社会因素,人性弱点,家庭成员的隔阂与伤害,奥尼尔早年不幸生活经历的影响和他的悲剧命运观。  相似文献   

11.
爱·摩·福斯特的小说《最漫长的旅程》中蕴含着“成长”这一永恒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他对处于社会夹缝时期人们精神成长的深刻关怀。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最漫长的旅程》中情节结构以及成长领路人的原型分析,解读主人公里基精神成长路上的困惑和觉醒。  相似文献   

12.
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尤金·奥尼尔用平实沉重的笔触勾勒出玛丽这一悲剧性的反英雄形象。本文以反英雄为基点,从信仰的缺失、无法排解的孤独以及绝望的挣扎和反叛三个角度分析女主角玛丽·蒂龙的反英雄形象,以期彰显现代社会人类的无助彷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掌控。  相似文献   

13.
《九成宫礼泉铭》,是由魏征撰文、唐初书法"四大名家"之一的欧阳询所书。因其"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而被誉为翰墨之冠。  相似文献   

14.
蒋怡 《海外英语》2012,(1):198-199,204
该文从归家、生存和历史三个维度出发,剖析加拿大年轻女作家约翰娜.斯基伯瑞德的新作《感伤主义者》中隐含着的生活哲思。如何生活?作品人物对家的渴望贯穿叙述的始终,在归家的体验中找寻救赎。何以生活?诗简化了生活,身为诗人的作者把生存的可能性蕴含在诗歌里。何为生活?小说颠覆了传统反战作品中宣称接近真相的妄言,以含混的修辞解答历史真相,诠释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美丽旅程     
戚圣杰 《新读写》2009,(5):14-14
他拥有在喧嚣世俗中坚持自我的奋斗精神,正因为如此,他的服装不是一时的珠光宝气之作,也不是潮流的悲哀产物,而是一件件的艺术品,是一种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尤金·奥尼尔的《漫长的旅程》一剧中的雾意象无处不在 ,它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蒂龙一家都与雾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尤以玛丽和艾德蒙最甚。当蒂龙家的住所被自然的浓雾笼罩时 ,其中的人们则被吗啡和酒精产生的精神上的迷雾所包裹。象征手法的有效运用极大地加深了这个作品的内涵 ,使其具有了更加精深、更加恒久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7.
爱.摩.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印度之行》和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中塑造的欧洲人都经历了复杂而艰难的心灵旅程。在“东方主义”的语境下,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认为这些欧洲人形象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他们最终从东方失望而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杨超的《旅程》拍出的那年,非典刚刚过去,校园里一片劫后余生的欣喜,我却在这股充溢着消毒药水味道的快乐里,重新回到非典时的惶恐不安。马上到来的毕业,始终无处可寻的工作,濒临消亡的爱情,不知要不要继续下去的考研,这所有的一切,让我变成了《旅程》中的郭萍或者陈思绪,明知道未知的旅程中,充满了种种难以掌控的艰难,可还是为了逃避再一次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旅程     
我们让自己相信,当我们结婚后,有了孩子以后,或者其它的什么事情之后。我们会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20.
快乐旅程     
小伙伴们,你们想来一次快乐的旅行吗?那就和我一起出发吧! 一大早,我和爸爸就来到了山海关。这里有厚厚的城墙,雄伟的城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