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梭是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女性观的基础是他的自然观。卢梭认为,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不是由社会和经济原因决定的,而是她们天生应当如此,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卢梭在父权制下提出了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思想,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女性观的影响巨大,任何时代探讨女性的作品都与他的女性观脱不了干系。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傲慢与偏见》中塑造的伊丽莎白仪态自然大方,身体灵巧健康,精神上追求平等的爱情观,超越了所处时代的其他女性,揭示了卢梭女性思想对作者的影响,表露了简.奥斯汀对卢梭女性观的赞同。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人性道德思想对于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道德是善良而幸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人类的道德却在普遍的堕落、沦丧而走入道德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卢梭认为人类就要实行社会改革,签订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自然宗教等方式使道德的回归,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魏衍科 《江苏教育》2012,(Z1):48-49
作品简介:《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我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道德主义与审美主义"的对立是学界对侍卢梭和尼采思想关系上的理论取向.卢梭在公意的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学说,但他描绘的是道德的过程而非道德的规范,可以说支撑卢梭的道德体系的是一种审美的维度上的理想标的.尽管尼采鼓吹超伦理的个体自我和权力意志,拒绝为了"永恒和谐"去规范生命个体的行为,但他的审美主义并不等于抛弃了对于世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刘国栋 《政治思想史》2013,(1):82-97,199
在《论不平等》中,卢梭设定了一个自然状态。原本相互隔绝的自然人因为外界环境所设置的种种障碍不得不互相合作。然后经历了两次革命,最终进入了社会状态。在整个人类自身条件的转变中,平等和不平等得以逐步显现。然而,卢梭的平等和不平等思想并没有因此结束。在《社会契约论》中,他重点论述了“公共”的概念,因此卢梭的平等和不平等思想才得以完整阐述。首先,卢梭从来就没有认为人类的自然状态是平等的,而是小心区分了生理不平等和协议不平等。其次,卢梭自然状态平等以及不平等的思想其实是一个铺垫,他据此可以评价社会状态下的一切不平等现象。最后,卢梭是一个共和主义者,这个基本立场决定了他平等和不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教育思想与卢梭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继承又超越的关系,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提出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的观点,但在对人的理解上,马克思实现了从卢梭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超越;二是在教育理念上,马克思继承了卢梭所提出的人的自然发展观,但又把卢梭的个人自然发展观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弘扬人的文学和思想解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爆发后,给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平等自由的思想和“人”的理念在中国的盛行使中国女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是同男人一样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男人的寄生物。因此一个个受过新思想的女性纷纷冲破旧家庭、旧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正>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弘扬人的文学和思想解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爆发后,给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平等自由的思想和"人"的理念在中国的盛行使中国女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是同男人一样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男人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著作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总体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实现,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和道德公民,并将二者统一于总体目标。自然人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培养拥有国家整体向心力的"爱国公民"则是道德公民教育阶段的终极目的。其道德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功利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等问题,重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自然教育的代表人物,卢梭的自然德育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卢梭批判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人带来的道德危机,重新发现了自然人的先天优势和自然情感,提出了培养有道德的自然人的德育目标.有道德的自然人应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有节制的自爱心、深厚的爱国情感等.完善政治法律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指导教师,体能教育与感官教育并重,加强爱国教育,有助于实现这一德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卢梭试图通过新的社会创制建立道德理想国,期望用道德拯救被社会败坏了人性,卢梭的公意至上的共同体是一个道德理想的承载体,它是社会道德的唯一的合法的制定和执行,他把个人人性的道德塑看作是公间社会的道德权威所带来的人性升华与进步的唯一 方式。卢梭的教育理想与他的道德理想是一致的。道德理想国必然预设人性的完美与至善,自然教育则必须构筑阻断一切已经腐烂的社会影响的墙,承担起塑自然人性的道德使命,为社会塑造出纯洁一致的道德来,自然教育因而是道德与人性的监护,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包含着控制和干预人性的教育暴力。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的逻辑起点起始于对自然状态的论述。自由和公意这两个概念构成了社会契约的核心,并进而论证了自由和公意的目标乃是平等。从自然的自由到社会的自由,这看似失去权利的过程在卢梭这里却得到了最大的回报,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得到的是一种"平等"的自由。对于卢梭来说,使自由走向完美的则是平等的自由与道德的自由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思想运动的先行者,洛克和卢梭都提倡理性,主张自由平等,极力提倡社会改革,以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掌权的需要,而实现自由与改革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教育.他们都以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方式体现着启蒙思想,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规范的原则.洛克以绅士教育培养英国新贵族,卢梭提倡自然教育塑造社会新人.他们的教育思想所闪耀的理性光芒,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丽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25-126
《新爱洛伊丝》是一部反映卢梭女性教育思想的文学名著,也是教育名著。卢梭通过朱莉这个完美女性的塑造,集中阐释了他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观点。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女性教育的发展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平等思想是卢梭学说的精华,集中体现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中。卢梭基于规范的伦理立场,破除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将平等的内涵和标准植根于超越物质羁绊和时空限定的纯粹人格之中,进而把平等上升到道德平等理念的高度。同时,卢梭通过平等的反面即不平等的论述来论证平等,对于平等的否定之否定、人最终实现社会平等,在于人们通过公约建立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教师只需创设学习的环境而不能主宰儿童的发展。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杜威等人对其自然教育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及其后人对其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现行教育观、儿童发展观有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谢亮 《培训与研究》2007,24(10):45-46
卢梭基于人人平等的前提预设来论证其自由观,阐释了"自然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两种不同层面的自由思想。诚然道德视域的自由是他自由观点的核心,卢梭旨在通过平等的契约模式社会来描绘一个自由的道德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8.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从他对旧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中,使人们醒悟到,重视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么重要。他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自然人”和“自然教育”问题,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关于卢梭的“自然人”的问题卢梭认为应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从《爱弥尔》问世起,关于“自然  相似文献   

19.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在18世纪形成的。他在所著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生动地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根据卢梭的解释.自然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这与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有其共性.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有尖锐的批判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对我们现代的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在宗教哲学方面,他提倡"性善论"和"自然神论";在人性哲学方面,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人人都具有作为"天赋感情"的"良心",其知识论原则基于"良心",由感觉作为连接外物和"我"的枢纽;在政治学方面,卢梭提出自然与文明的对立,以及公民与自然人的对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二是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自然人。可为当今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