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祥雨 《历史档案》2017,(4):100-106
新发现的吴达海揭帖可以确证吴达海曾为《顺治律》上请御制序,而且上请时间是在顺治三年正月而非五月。清廷在顺治三年对修律宗旨作了改变。吴达海在顺治三年正月所呈律典与顺治四年颁布的《顺治律》是不同修律宗旨下的产物。前者参酌满、汉,后者则基本复制明律。修律宗旨的变化是《顺治律》御制序成于三年五月而《顺治律》颁布却在四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2月4日,沈阳市副市级干部佟晶石、沈阳出版社常务副总经理田雪峰联合在《沈阳日报》署名发表文章《〈御制盛京赋〉:从西传到东归——写在法汉对照本〈御制盛京赋〉出版之时》。《御制盛京赋》是乾隆皇帝1743年所作。此赋含序、赋、颂三部分,约5000字。18世纪60年代,在华法国耶稣会会士钱德明将其翻译成法文,并于1770年在巴黎出版。法文版《御制盛京赋》流传海外两个多世纪,中国除极少  相似文献   

3.
从《大清律例》*看清代文书工作制度潘连根《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它的制定从1644年顺治元年入关开始,到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为止,前后经历了近100年的时间。《大清律例》共有律文436条,例1766条。律例合用是我国封建法典的一大特...  相似文献   

4.
郑秦 《历史档案》2000,1(3):87-92
康熙继位(1661年)以后继续顺治朝的律例校订工作,是全面修订顺治律,还是专门编纂条例,相当一段时间,康熙君臣在两个方面都努力工作,但是,顺治律的修订由于种种原因,终康熙之世也没有完成,却是留下了一部《刑部现行则例》,收在《古今图书集成》里。  相似文献   

5.
付琳茜 《新闻世界》2012,(4):150-151
制定报律是清末变法修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898年"报律"一词首次由康有为提出。为叙述方便,本文将清末五部新闻出版法规统称为报律。《申报》作为一份影响力颇大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在清末报律颁布前后(1898-1911)有何反应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渊阁碑在文渊阁东侧,其正面为"文渊阁记",碑阴是与文渊阁《四库全书》缮毕入藏有关的御制诗。正文注文俱镌刻上石,至今清晰如新。其诗题为"经筵毕文渊阁赐宴以四库全书第一部告成庋阁内用幸翰林院例得近体四律首章即叠去岁诗韵"。诗共四首,间有小字注,注释内容为《四库全书》编纂事。该诗及注释又收入乾隆《御制诗》。原在圓明园内的文源阁碑,今矗立在北京西城区文津街七号国家图书馆分馆院内,其正面是"文源阁记",背面无文字。  相似文献   

7.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岁次丙戌二月二日星六正月初一日晴翁独健来,以《屠敬山诗》还之。《书丙戌误作甲申诗以正之》(瑞按:先父先书甲申,后改正为丙戌,故有此诗):甲兵方洗后,景运属中兴。下笔腾光彩,丰亨老最能。二月三日星期正月初二日阴飞雪为《刘北川寿诗》,马蒙所代求也,交邮。地走天开后,祥和又报春。搴旗经百战,酌酒拜双亲。象服神仙侣,江村澹宕人。琼筵光倍好,灯试及良辰。二月四日星一正月初三日晴阅杨宾《柳边纪略》四卷,《塞外往来诗》一卷,乙巳、庚午间。船厂设于顺治十八年,昂邦章京萨尔吴代造船于此,所以征俄罗斯也。而鄞县万季…  相似文献   

8.
御制四五体《清文鉴》编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桥 《历史档案》2000,(1):96-98
清代钦定的系列化大型分类词典,以单语的《御制清文鉴》为始。它编纂于康熙年间,以“益于后学,永远可传”为目的,精雕细琢,历35载而成①。而后,于康熙至乾隆年间,在《御制清文鉴》的基础上,又陆续编成了《御制增订清文鉴》、《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御制四体清文鉴》、《御制五体清文鉴》。语种的增加是这一编纂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此形式后面蕴含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各体《清文鉴》进行过认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②。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关研究成果与研究对象本身的价值相比尚差距悬…  相似文献   

9.
《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公布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闽浙总督崔应阶审拟卢茂等结会起事奏折》、乾隆三十五年正月《福建巡抚温福为报李阿闵等起事奏折》、乾隆五十四年五月《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审拟行义等奏折》,提供了许多早期天地会的史料,使人耳目一新。细读这三件奏折之后,我感到这些文件表明天地会带有鲜明的军事组织色彩。中国的秘密结  相似文献   

10.
张升 《图书馆杂志》2011,(12):74-78
《四库全书》是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始编修的,稍后四库馆正式开馆(约在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底);前四部《四库》修成时间是在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随后四库馆正式闭馆(约在乾隆五十年正月)。四库馆是为前四部《四库》而设的,前四部《四库》修成即撤馆。因此,我们不能将续办三部《四库》、重校《四库》与前四部《四库》之编修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正>玄烨,清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难得的文武全才文治武功皆优的帝王。他冲龄即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一生3次东巡、6次南巡、3次西征,无论是在京理政还是离京远巡,留下诗文墨迹数以千计,著有《御制诗文集》4卷,收集诗词1135首、制文12篇,共计1147篇,其中3次东巡期间创作诗45首、御制文2篇。康熙皇帝东巡期间创作的诗文,多为有感而发,即兴之作,叙史、怀古、记事、抒情、歌咏,壮景抒情,感物言志。经过祖先征战之地,写下《萨尔浒·并序》《吕翁山》《松山》《憩小凌河》《驻跸大凌河》《山海关·并序》等,追忆缅怀太  相似文献   

12.
书史五题     
书 话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版权法是《大清著作权律》.该法为清政府于1910年(宣统二年)所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有系统成文的版权法.其法《大清著作权律》共分五章,包括55条细则.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著作权的解释,权利期限,呈报义务及侵犯著作权应受的处罚等.不料,《大清著作权律》颁布的第二年清政府就宣布垮台,但此法的出版对后来诸多版权法的制订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末修订著作权律史料选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于宣统二年年底,由民政部颁布了《大清著作权律》。此权律对立法宗旨、保护的对象与范围、保护期与继承权、转让与抵押、版权限制、侵权与制裁、版权的管理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在它颁布后,立即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重视,后来北洋政府及南京政府颁发的“著作权律”均以此为“蓝本”。 现从馆藏民政部全宗档案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驿站设立时间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将军,至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住吉林,吉林与盛京及京师的联系倍加频繁,因此驿站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驿站“设立年分档案已失”,吉林至盛京驿站具体设置时间已无从查考。目前发现的记载这条驿路的最早文献为《宁古塔纪略》。该文为清代吴南荣(即吴板臣)所撰。顺治十四年吴南荣之父江南名士吴兆骞在“南闱科场案”中衔冤下狱,于顺治十五年判遣宁古塔,康熙二十  相似文献   

15.
裕诚,镶黄旗满洲人,海佳氏。咸丰元年五月由户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咸丰二年正月授大学士。咸丰八年五月十四日(1858年6月24日)卒。关于裕诚的生年月日,迄今出版的人物辞典。生卒年表等书均付缺如。兹查咸丰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内阁典籍厅致军机处移会所附《大学土衔名清单》记载:大学土裕诚,年六十六岁,庚戌年六月二十六日生辰。此单注明所开年岁“均系咸丰五年年岁”,是咸丰五年裕诚年66岁。按照我国传统的虚岁记年的方法推算,其生年为乾隆五十五年。查据《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此年干支也正是庚戌,与上引《大学土衔名清单》内…  相似文献   

16.
《航海》1983年第5期载志诚同志的《郑和九下东西洋》,较详细地概述了郑和一生的远洋航行事迹,然而该文没把郑和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的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一带)之行统计进去。此次航行见于正史记载的就有三处: 《明成祖实录》卷一百二十八。二十二年正月甲辰,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给花命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令中官郑和赉往给之。《明史·列传一百九十二·郑和传》: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郑)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相似文献   

17.
谈数字化时代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三部涉及到著作权问题的法律,一部是1910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另一部是1915年北洋政府制定的《著作权法》,还有一部则是1928年由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我国现在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于1990年制定的,并于1991年6月1日开始执行.这部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现行的著作权法也暴露出了它不能适应现实发展要求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河南濮阳发现的《述善集》手抄本 ,是濮阳西夏遗民四世祖唐兀崇喜于元至正十八年(1348年 )编著的文集。全书共分《善俗》、《育材》和《行实》三卷 ,内收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共70余篇 ,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元明时期的历史文献 ,真实地记录了西夏唐兀氏祖先随元军征战的战绩和定居河南濮阳后的功业 ,是研究元朝及明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民族融合的珍贵资料 ,更是研究河南濮阳西夏遗民历史文化的绝无仅有的第一手资料。杨氏 (唐兀氏 )家族珍藏此书600余年 ,始终没有刻印出版 ,现仅存清顺治十六年 (…  相似文献   

20.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