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茶待客,是悠久中华文明中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宾来客至,清茶一杯,可表敬意、洗风尘、叙友谊、示情爱、扬俭朴、弃虚华,茶之礼仪早已成为人们口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这一传统也体现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研究生奉茶,不需要好的茶叶,也许就是白水一杯,就可表敬意、求学问、探真知、去浮躁、示关心,叙师生之情,扬学校之礼。对在校研究生而言,通晓所谓的"奉茶礼仪",并运用于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尤为必要。研究生在接待来宾之时,只要是比自己年长的,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种茶、饮茶和制茶的情形,古代的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秦汉至宋代云南有种茶和饮茶的若干记载。元代云南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提及云南饮茶、制茶的记载甚少。明代记载云南地区饮茶、制茶的文字虽然增多,仍未能与产茶大省比肩。清代滇南的普洱茶如异军突起,种植、加工和销售均扩至相当的规模。普洱茶在清代的繁荣,与历史机遇、时代背景与社会习尚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礼仪之小费礼仪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来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该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1.乘船或火车时应给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2.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3.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则不必。  相似文献   

4.
从“礼仪”谈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 ,是人们为人处世的标准和依据。古代的家庭教育正是按照礼仪的规定 ,从子女幼年时期开始 ,以学会“做人”为宗旨 ,训练、教育和培养其具备“做人”所需的能力和品德。并以自身的行为、举止 ,感染和影响子女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磨炼他们的意志 ,养成良好的习惯、道德。经过教育和培养 ,在子女步入成年时 ,使之懂得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王云建 《教育》2006,(4):38-40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感到骄傲。一个人,言谈举止之间,体现了个人的素质涵养,而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对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言谈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提了茶蝇喂蚂蚁”一句子,其中这个“茶”字,我认为是搞错了,应为“苍”。为了慎重,我去查了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第一册,在第77页顺数第8行中发现,确实是“苍蝇”,是课本上印错了。此其一。其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34页第一行里有“确凿”一词,课本注释①对“凿”的注音为“z偄o”,对该词的释义为“确实”。教这课时,有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是读‘z偄o’呢,还是读‘zu惏’?”当时,我茫然了…  相似文献   

8.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随着一声声稚嫩的童声从广播中传来,记者越过校门,踏入了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小学校园内。前来迎接记者的张洁校长笑着说这是学生们在诵读《弟子规》。小学生在广播中一字一句地朗诵《弟子规》的情形,记者是头一次听到,但对于玉桃园小学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如当时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认识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的名字。对方若不做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用句型"This is and this is…"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职位低  相似文献   

10.
爸爸带亮亮去逛商店。他们走进一家普通的服饰店,售货员挺热情,介绍商品很详尽,礼貌用语特别到位,服务态度很好。买完衣服.爸爸对售货员说:“贵店墙头上的‘礼仪待客’用词欠妥当,该换成‘礼貌待客’才确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自古至今,各种礼制、官仪可谓泱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世间经常会冒出一些类似“土特产”似的所谓“礼仪”,并且散发出一股怪怪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时下,韩国的电影、电视剧风靡整个亚洲。通过荧屏,人们不仅感受到了韩国人的浪漫,也同时感受到了韩国人对礼仪的讲究。让孩子学会礼仪,成为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韩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很严厉地教育我,要有礼貌地与别人打招呼,与哥哥姐姐、朋友们友好相处;见了老师一定要鞠90度躬才可以;头发要短,要给别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这些到现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韩国留学生在谈到儿时父母对自己的礼仪教育时这样说道。在与韩国人的交往中,我们被这个国家人们的言行举止和礼貌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强,他们的优缺点是容易变化的.需要正确的引导,即使缺点较多的少年儿童,也是可以教育好的。针对这点,对少先队员进行礼仪教育更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我校多年的探索,逐渐得出要做好队员的礼仪教育,需得把握“三性”,即:示范性、生动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艾威 《家长》2012,(5):7-9
与大多数家长不同,我经常告诉儿子,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如果还有什么比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文明礼貌。在我看来,与人交往时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学习成绩、工作成就,而是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懂礼貌。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术系的毕业生,向大师请教从艺秘诀。大师叫他倒茶,他便献上清茶一杯。大师以茶为墨,以指为笔,认真地写下"茶"字两个:第一个是按笔顺写的;  相似文献   

16.
艾威 《家长》2012,(5):6-9
与大多数家长不同,我经常告诉儿子,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如果还有什么比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文明礼貌。在我看来,与人交往时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学习成绩、工作成就,而是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懂礼貌。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礼仪”实践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仪课是大学生重塑自我形象、提升自身修养、培养文明习惯和良好素质的重要课程。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藏“宝贝”     
小的时候,我总喜欢把一些自己认为是宝贝的东西偷偷地藏起来。上幼儿园小班时,记得有一次奶奶要过生日。为了让奶奶生日那天有一个惊喜,我私下里精心做了一个小泥人。不用说,那个小泥人就是我奶奶的模型。接着,我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蛋糕”。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手工  相似文献   

20.
藏“西瓜”     
入冬以来,气温日渐下降,孩子们的着装是里三层外三层,给他们整理服装带来诸多不便。尽管教师不断地提醒或帮忙,也常出现某些幼儿露肚皮的现象,小中班幼儿尤甚。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经常性的替代,使幼儿产生依赖心理,或反复枯燥地要求幼儿如何做,却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我想,何不通过游戏,来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呢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藏西瓜”的游戏。我园经常开展大带小活动,这天午睡起床前,大班幼儿悄悄来到小中班幼儿的寝室。起床时间到了,老师轻轻地说:“小朋友起床了,现在哥哥姐姐要和我们一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